当前位置: 首页

行走思政课堂 赋能乡村振兴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四党支部带领船政青年探访罗源畲乡​

发布时间:2025-07-15 16:41:2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融合,近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四党支部成员带领船政青年求是社学生代表,赴福州市罗源县南洋畲族村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沉浸式感受党建引领下的乡村蝶变。

一、创新治理:文明积分激发内生动力

师生深入调研南洋村推行的“文明积分制”。该制度将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43项行为量化积分,村民凭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参与评优。在“一户一党员”联户牌前,师生们认真聆听党员讲解如何通过包片责任制和积分管理制度,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治理目标。学生感叹:“小积分撬动了大文明,基层智慧让乡村振兴更有温度!”

二、产业兴旺:“一村一品”甜了致富路

师生走进千亩砂糖橘种植园,体验特色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南洋村依托生态优势打造“一村一品”,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砂糖橘规模化种植,并延伸果干加工产业链。学生们在果园参与疏果劳作,触摸“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生动样本。

833970ce-5cd6-4582-bf4e-345df8ac6fda

三、对话坚守:十年基层耕耘映照初心

师生与驻村近10年的党支部书记陈俊峰深入座谈。陈书记为师生讲述了如何带领村民修路通网、发展畲族文化。他强调,“驻村是‘墩苗’,更是‘扎根’,必须把群众小事当大事,才能赢得信任。”党员教师深受触动:“十年坚守诠释了‘我将无我’的公仆情怀,这堂党课直抵人心!”

本次活动是支部深化“党建+实践育人”品牌的重要举措。支部将持续用好乡土资源,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引导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将爱国情、强国志融入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


责任编辑:袁颖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四党支部成员带领船政学子赴福州市罗源县南洋畲族村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