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运红”遇见“海峡蓝”:“情系两岸,红旅筑魂”实践队赴厦门开展“红色地标+两岸共情”双线三下乡行动
“工运红”遇见“海峡蓝”:“情系两岸,红旅筑魂”实践队赴厦门开展“红色地标+两岸共情”双线三下乡行动
为深化两岸历史文化交流,增进同胞情感纽带,厚植家国情怀,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增强和平统一意识与使命担当,携手共建美好家园。2025年6月28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情系两岸,红旅筑魂”实践队走进鹭岛厦门,开启一场以“历史现场深调研,青春实践强担当”为脉络的实践行动,在厦门总工会旧址、八·二三炮战纪念址和“一国两制”沙滩间穿梭,用脚步丈量历史,以实践解码使命。
6月28日上午,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情系两岸,红旅筑魂”实践队成员们从福州、泉州、龙岩等地汇聚厦门,正式启动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三下乡活动。
实践队第一站来到厦门总工会旧址,开启了“历史解码”模式,聚焦“工运浪潮里的青春力量”展开深入调研。在庄严肃穆的厦门总工会旧址内,讲解员为实践队详细讲述厦门工人运动的峥嵘岁月。罗扬才、杨世宁等革命先烈领导工人运动,为争取工人权益英勇斗争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队员。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队员们切身感受到革命先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革命精神。实践队成员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中坚力量,将以革命先烈为精神灯塔,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光荣传统,把对信仰的坚定追求转化为脚踏实地的奋斗,在躬身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让青春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间绽放绚丽之花。
图为实践队全体成员在厦门总工会旧址前的合照
参观结束后,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系机电与高数教研室党支部书记程铃钫老师和宣传委员兼纪检委员吴金华老师带领实践队全体成员在厦门总工会旧址三楼的广场前举行了庄严的入党誓词诵读仪式。面对鲜红的党旗,队员们高举右拳,字字铿锵地诵读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嘹亮的宣誓声回荡在历史建筑之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继承革命传统、担当历史使命的坚定决心。
图为实践队全体成员诵读入党誓词
随后,实践队奔赴八·二三炮战纪念址,开展“铭记历史,砥砺前行”行动。实践队成员们驻足凝视八·二三炮战纪念址,斑驳的墙体历经岁月冲刷,弹痕密布的砖石间,仿佛历史的硝烟仍在萦绕。墙体静默矗立,似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无声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里的壮烈与创痛。昔日的战场,如今成为两岸同胞共同缅怀历史、祈愿和平的纽带。唯有铭记过去,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唯有珍视和平,才能携手迈向共同繁荣。
图为八·二三炮战纪念址
傍晚时分,实践队成员抵达“一国两制”沙滩。“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的巨型标语牌,面向金门,在蓝天碧海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它不仅成为厦门重要的城市地标,更承载着两岸人民对和平统一的共同期盼。实践队成员的镜头捕捉了沙滩上游客们自发与标语牌合影的温馨画面,每一幅画面都展现了人民群众对祖国统一的热切期盼。
图为“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巨型标语
对于实践队而言,此次实践活动是一次“在历史中寻根,在现实里担当”的成长试炼——在红色工运浪潮翻涌的激昂岁月里,在钢铁阵地硝烟弥漫的烽火征程中,在两岸血脉跨越海峡的深情守望间,青春的脉搏与历史的心跳同频共振,新时代青年以炽热初心叩响岁月之门,让奋斗的足音在时光长廊中激荡回响,使命在实践中明晰,让“传承”不再是口号,而是化作可触摸、可延续的青春行动。
通讯员 张学远 黄惠真 张媛 程铃钫 吴金华 谢智颖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