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主题活动
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近年来,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宣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大思政课”为核心,构建“情境体验、知行共振、理论升华”国家安全教育三维育人体系。通过实景课堂破解认知壁垒,光影竞技厚植家国情怀,理论深耕筑牢信仰根基,覆盖广大师生,探索出“行走的思政课”与“全民共护”的高校实践,为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提供可复制的育人样本。
一、情境体验:在行走中筑牢国家安全认知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育人是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学院连续多年开展实践研学,联合安全处、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等力量,组织师生走进福州市国家安全保密宣教基地、福建电力博物馆等国家安全教育基地,沉浸式体验国家安全教育的不同情境。例如,在梁厝地铁站的保密展区,解密技术展示与泄密案例模拟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学生们通过角色代入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中“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深刻内涵;在福建电力博物馆的能源战略展厅,“双碳”目标下的电力系统模型与大国博弈案例,揭示了能源安全与国家发展的深层关联。创设“情境嵌入-问题链引导”的教学模式,通过“做中学”将国家安全从课本概念转化为可触摸的实践场域,青年学子从“旁观者”转向“亲历者”和“建设者”。

师生赴福州市国家安全保密宣教基地(梁厝地铁站)开展“大思政课|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实践教学
二、知行共振:打造光影与竞技激荡的立体思政课堂
情境体验构建感性认识,知行共振引导行为外化。4月14日晚,平潭校区的报告厅内涌动着双重思想浪潮,电影《长空之王》的引擎轰鸣声中,试飞员群体“国之所需,吾之所向”的使命担当引发情感共振;知识竞答环节的扫码积分排行榜上,网络安全攻防模拟题目的实时对战数据不断刷新。近几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开设“红色影院”,展播《长空之王》《大国粮仓》等国家安全主题电影。坚持以赛促学,学院多次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原理、科学方法、核心要义、重点领域等内容举办国家安全知识竞赛活动。“视听思政”创新模式将红色电影的叙事张力与知识竞答的参与式传播深度融合,既通过影像语言解读国防要义,又以竞技思维培育底线思维,让国家安全从宏大叙事走入青春话语。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国家安全知识竞赛
三、理论升华:思想淬炼中的信仰体系建构
多维度理论学习与系统性认知转化,引导青年学生逐步构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核心的信仰体系。学术报告厅里,关于国家安全观的思辨盛宴徐徐展开。《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的导读剖析揭开了“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背后的哲学逻辑;俄乌冲突中的能源危机与数据跨境流动的现实案例则将课堂延伸至国际政治前沿。当学生提出“智能技术赋能网络安全”“非遗传承守护文化安全”等观点时,“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的论断在对话中得到生动诠释。除了学术报告与师生宣讲活动,2024年9月起,马克思主义学院针对大一新生开设必修课程《国家安全教育》,引导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溯源-现实观照-价值升华”的螺旋上升路径,让总体国家安全观从政治话语转化为青年话语,从认知客体升华为信仰主体。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专题讲座
十年深耕,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探索印证着国家安全教育的深层逻辑:情境体验破解认知困境,知行共振培育情感认同,理论升华建构价值坐标。从实地研学到报告厅的思辨现场,教育活动始终围绕“大思政课”的育人内核,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16个领域”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践行的青春实践。

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专题读书分享会
当青年学子在保密展区驻足沉思,在竞答榜单刷新纪录,在圆桌论坛激扬观点,在读书分享会上悄然从文本接受到价值内化,他们不仅成为国家安全观的接受者,更化身为“国家安全,青春有为”的践行者,交出一份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青春答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