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展示(三)长安青语·理论宣讲:让青年声音与时代同频共振
人文科学学院“长安青语”大学生理论宣讲团自2022年1月成立以来,在校党委和学院党总支领导下,始终以党建为引领,汇聚育人合力。党员教师林榕、王艳如、何鹏等导师全程指导,构建“理论学习—实践宣讲—能力提升”的培育闭环。宣讲团以“学思践悟党的创新理论、传递中国声音、传承红色基因”为宗旨,精心选拔政治素养过硬、理论功底扎实、表达能力突出的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作为核心力量,让青年学生从“理论接受者”变身“思想传播者”。入选2025年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获得暑期“三下乡”国家级重点团队等奖项。
团队独创“口语训练+理论宣讲”融合培养模式,通过系统化教育培训、阶梯式激励机制,孵化多层次宣讲人才梯队。构建“师-生”“党—群”双轨联动的人才结构:教师党员牵头领学,学生骨干示范宣讲,形成“师生二级联动、党群协同互动、宣讲员互学带动”的理论传播矩阵。在这里,每一位成员都能在“育人育己”的实践中,将理论厚度转化为青春温度。通过常态化宣讲实践,不仅让青年学子在深学细悟中厚植家国情怀、锤炼担当精神,更以“讲透理论、讲活故事”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群体中落地生根,真正实现从“思想铸魂”到“成长赋能”的价值升华。
这里有青年与时代的对话,有理论与实践的碰撞。关注“长安青语”,一起聆听青春宣讲,共赴思想成长之旅!
1
2
3
4
宣讲团通过在校内外开展主题宣讲和入班级宣讲等方式,利用同龄人的影响力和亲和力,传播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增强同学们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宣讲团在讲稿设计上,直面受众的关切点、共鸣点,注重挖掘人物和故事之间的逻辑层次,在故事的细节打磨上下足了功夫。整体化、立体化地将红色故事讲得通俗易懂,有血有肉,让宣讲“活”起来。每一场宣讲都力求“有筋骨、有温度、有共鸣”,让理论知识跳出书本,化作直击人心的精神力量。面对不同群体,宣讲团充分运用讲故事、谈感受、析案例等互动性强、对话感足的方式方法,把“大道理”转化为听众喜闻乐见的“小故事”。灵活多变的宣讲方式,既彰显理论深度,又传递人文温度,让每一场宣讲都成为深入人心的精神对话。
宣讲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思想的传递。团队注重语言表达与宣讲礼仪的有机融合,将晦涩的理论转化为通俗话语,把抽象方法变成实用指南。以朋辈身份为纽带,以青春视角为切口,“长安青语”正用青年之声传递时代强音,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在青年群体中绽放信仰之花。
5
7
6
深耕理论沃土强根基
笃行致远奔赴全面成长新征程
1. 青春步履踏浪前行,深耕细作绽放光芒
“长安青语”宣讲团扎根大学校园,以青年视角为笔,将理论知识与校园生活深度融合。从党的创新理论到入党成长之路,从学生干部素养培育到校风学风建设,团队用鲜活生动的语言、趣味多元的形式,把“大道理”变成同学们听得懂、记得住的“身边事”。每一场精彩宣讲的背后,都是匠心打磨的坚守。宣讲员们反复锤炼语言表达、雕琢宣讲仪态,通过团内多轮试讲、指导老师“一对一”精准辅导,让每一个观点更有力、每一个故事更动人。成员们还定期开展经验分享会,在思维碰撞中取长补短,在互学互鉴中共同成长,用专业与热爱诠释青春宣讲的力量。
2. 以实干践行初心,用创新绘就育人新篇
“长安青语”不局限于理论宣讲,更着眼于青年成长的全方位赋能。团队聚焦个人发展与社会责任,将思政教育融入理想信念、人生规划、价值塑造之中,助力学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面对面宣讲打破理论与现实的壁垒,让抽象的思想教育化作可感可触的生动实践。宣讲中,青年学子们以同龄人身份交流感悟、分享见解,在思维共鸣中深化认知,在互动启发中凝聚共识,让思政教育既有深度、更有温度,真正实现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8
9
10
声传万家践初心,青春宣讲显担当
——
“长安青语”让
红色薪火照亮时代征程
从校园课堂到社区街巷,从乡村振兴一线到少年儿童身边,“长安青语”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以义务宣讲为桥梁,将党的创新理论、时代精神播撒到社会各个角落。团队足迹遍布学校、学生干部培训班、院系部,更将宣讲阵地延伸至基层社区,用青年之声凝聚奋进力量。
1.精品宣讲“声”入人心,红色故事激荡共鸣
聚焦时代主题,团队精心打造“礼赞百年风华 喜迎党的二十大”“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弘扬科学家精神,礼赞共和国脊梁”、“赓续教育初心,弘扬师者精神”、“学习党的二十大 砥砺奋进新征程”、“非凡十年,中国的十个维度”等系列精品专题。无论是致敬科学家精神的榜样力量,还是回溯教育初心的师者风范;无论是解码“非凡十年”的中国答卷,还是号召“砥砺奋进新征程”的青春使命,每一场宣讲都以鲜活案例、深情讲述,让理论从“文件话语”转化为“百姓语言”。
2.多维阵地全覆盖,千场宣讲润心田
进班级、进校园、进乡村,“长安青语”以“沉浸式”宣讲传递信仰温度。成立至今,累计开展宣讲超50场,覆盖大学生、小学生、社区群众近5000人次。创新采用情景剧演绎、互动问答、短视频展示等多元形式,让党的主题教育“活”起来、“潮”起来,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
3.媒体聚焦展风采,青春之声传四方
团队的实践成果收获社会广泛关注,得到学习强国、中国青年网、福建日报、福建教育电视台、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从理论传播到社会服务,从文化传承到创新实践,“长安青语”正以青年担当书写时代答卷,让党的“新思想”在千万人心坎里生根发芽!
11
12
“长安青语”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始终以青年视角解码党史脉络,在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凝聚奋进力量,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他们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志愿实践,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真情传递信仰,把党的创新理论化作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家常话”。未来,宣讲团将继续以青春之声回应时代召唤,让理论宣讲既有高度、更有温度,让志愿精神在服务社会中绽放绚丽光彩!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