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校党的建设研究会本科分会2019年年会在佛科院举行

2020-05-09 15:59:18 温海珍

图片1.png

图片2.png

12月17日上午,广东省高校党的建设研究会本科分会2019年年会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仙溪校区举行。本科分会理事长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曾峥主持会议并作分会2019年工作报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长郝志峰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广东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处处长廖荣辉,佛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苏宇,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会总会理事长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良友出席会议。来自全省38所本科高校的领导、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及年会论文获奖代表,以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领导、科级以上干部、在职教工支部书记、后备干部等500多人参加会议。

图片3.png

会上,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处处长廖荣辉宣读了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表彰决定,并为获奖高校、个人颁发了牌匾和证书。

图片4.png

曾峥在工作报告指出,本科分会在省委教育工委的正确领导和省高校党建研究会总会的具体指导下,紧密结合本科高校党建工作实际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扎实推进党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全省本科高校党建研究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019年本科分会通过积极组织会员单位申报各级党建研究课题,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和座谈会,组织开展年度党建论文征集和评选优秀党务工作者等一系列工作,进一步激发了各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理论研究热情,引导党务工作者及时掌握党建工作的新动态,积极探索总结党建研究的规律,进一步拓展研究思路,不断提高党建研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了本科分会浓厚的党建理论研究氛围。曾峥表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作为本科分会的理事长单位,十分荣幸能连续两年承办本科分会的年会,同时对省委教育工委对我校给予的信任表示衷心感谢。

图片5.png

郝志峰在致辞中向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佛山市委市政府、省高校党的建设研究会和各兄弟院校一直以来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介绍了我校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以及学校自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以来所取得的良好成绩。他指出,学校党委坚持“六个以”、强化“六个为”的党建工作思路,构筑红色引擎工程,抓牢抓实党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近年来,学校党委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以“佛山速度”加快推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肯定,学校党委获批全省党建示范高校创建培育单位。

图片6.png

佛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苏宇代表佛山市委向大会致辞,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简要介绍了当前佛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表示,本次年会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次良好契机,本科分会能紧密结合广东高校党建工作实际,不断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问题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了党建高端智库作用,为广东高校党建工作的内涵式发展拓展了空间,为推动全省党建研究工作迈上新台阶做出了积极贡献。他期待与会专家学者能不断研究党建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共同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更大贡献。

图片7.png

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会总会理事长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良友宣读了年会优秀论文表彰决定,并为获奖个人颁发了证书。

图片8.png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耿化敏教授为大家作了一场题为“学党史 观初心 识使命 强党性——中国共产党与民族复兴之路”的专题报告。他从党的奋斗史、理论发展史、自身建设史、习近平公仆之路深刻阐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深入分析了实现民族复兴党所面临的四大挑战,为与会人员讲授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史,进一步引发了大家对初心和使命的思考。

图片9.png

会议对年会论文一等奖、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此次年会共征集到197篇论文,经过严格的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共评出一等奖30篇、二等奖45篇、三等奖60篇,广东工业大学、五邑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大学、汕头大学、肇庆学院等10所高校荣获优秀组织奖。中山大学朱明明等42位同志获评优秀党务工作者。论文评审组组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毛国民教授对年会论文进行了点评。

图片10.png

会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参观了我校“佛山制造·工匠精神展览馆”和学校党建活动中心。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来自全省38所本科高校的领导、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及年会论文获奖代表。为全省本科高校党建研究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