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新精密铸造走进佛职院 共绘智能制造新蓝图
高校教师“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牵头的“广东行”专项工作,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的重要载体。智能控制系党支部自被立项第三批广东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单位以来,一直致力在“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等5个方面推进工作室的建设。为推进“实践育人成效”,工作室开展调研实践、志愿服务、就业见习等活动达50次。
2025年10月10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携手广东启新精密铸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新精密”)举办专场招聘宣讲会及职业规划专题讲座。活动旨在深化校企合作,为2026届毕业生搭建优质就业平台,同时通过行业专家分享,引导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启新精密总经理助理、模具制造部总监(2024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出席活动,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易铭等学院领导及200余名师生参与。
专场招聘宣讲会: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下午2时,招聘会在学院实训楼A厅拉开帷幕。启新精密总经理助理作为企业代表,详细介绍了启新精密的发展历程、核心业务及人才战略。她指出,公司作为国内精密铸造领域的领军企业,始终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此次招聘涵盖模具设计、工艺工程师、质量检测等岗位,计划吸纳30余名应届毕业生。
“我们不仅看重专业技能,更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她强调,启新精密已与多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为员工提供从技术培训到职业晋升的全周期成长路径。宣讲会现场,学生积极提问,就岗位要求、薪资福利及职业发展等问题与企业深入交流。

职业规划讲座:张详分享工匠精神与创新之道
下午3时30分,模具制造部总监以“从校园到职场:智能制造时代的成长密码”为题,为师生带来一场生动讲座。作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结合自身20余年模具制造经验,从行业趋势、职业规划、创新创业三个维度展开分享。
行业趋势:智能制造迎来黄金时代
模具制造部总监指出,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业对高精度模具的需求激增。“以我们公司为例,新能源汽车减震塔模具的加工精度已突破0.02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5。”他透露,启新精密通过自主研发真空铸造技术,成功解决气密性零泄漏难题,相关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奖。

职业规划:技能+素养双轮驱动
针对学生关注的“如何快速适应职场”问题,他提出“三维能力模型”:
1.专业技能:精通CAD/CAM软件、掌握数控加工技术;
2.软实力:提升沟通能力、培养抗压心态;
3.创新意识:关注行业前沿,参与技术攻关。
他以启新精密“师带徒”机制为例,鼓励学生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同时建议“将职业目标分解为阶段性任务,例如3年内成为技术骨干,5年内向管理岗位转型”。
创新创业:从0到1的突破
在创新创业环节,张详分享了公司内部孵化项目的成功案例。2023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智能模具监测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设备状态,使生产效率提升20%。“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解决实际痛点。”他建议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校企合作项目,积累实战经验。
校企合作:共育智能制造人才
讲座结束后,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易铭代表学院发表讲话,表示:“此次合作是学院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未来将引入企业导师进课堂,让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真实项目。”
学生反响:收获满满,信心倍增
2023级增材制造专业学生刘明杰表示:“张总的讲座让我对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尤其是他提到的‘工匠精神’让我深受启发。”另一名学生张展豪则对招聘会充满期待:“启新精密提供的岗位与我的专业高度匹配,我已经投递了简历。”
结语:携手共进,共筑制造强国梦
本次活动是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深化校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的缩影。随着“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智能制造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未来,学院将继续通过“引企入校”“订单班培养”等模式,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成长平台,为佛山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