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团结之花,谱育人新篇——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刘敏榕

2021-10-25 16:46:31 教师工作部

人物名片

刘敏榕,福州大学刘敏榕工作室负责人兼党支部书记、图书馆馆长,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主任,研究馆员,福建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数字图书馆(FULink)副主任兼秘书长。2019年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奖、福建省第二届“最美老师”提名奖;2018年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2017年获华东地区优秀科技情报工作者称号;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jpg

与新疆的不解之缘

60年代初,刘敏榕出生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小的时候由于父母亲工作忙,姐弟几人是托付在维吾尔族阿娜(维语妈妈)家带大的。她从小耳濡目染,感受着维吾尔族妈妈的养育恩情,在新疆33年的生活、学习、工作经历,加深了她对新疆、对新疆各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1997年11月,刘敏榕通过福建省人才引进计划调到福州大学图书馆工作。虽然离开了新疆,但她依然心系新疆的孩子们。日常遇到新疆学子,她总会格外留心上前多关怀几句,习惯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叮嘱孩子们有困难、有问题来找她。

就这样没几年,在福州大学的新疆少数民族学子之间,“有事找刘敏榕”被大家口口相传。而她也十分乐意充当“新疆学生大家长”的角色,把来自边疆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

我要当新疆学生的大家长

福州大学现有少数民族学生2230名,517名新疆籍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283名。为了给少数民族孩子们更多关爱,2017年刘敏榕向校领导表示:“我要当新疆学生的大家长”。就这样,2017年7月福州大学成立了福建省首个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室,工作室着眼于打造帮助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成长成才的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她深知对少数民族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2018年7月,工作室成立全国首家独立党支部,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从2017级新生入学起,刘敏榕工作室深入了解学生状况,围绕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学习情况、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摸底, 按照“一生一档”的原则,建立了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档案,筑牢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作基础。

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支部会上刘敏榕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和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习总书记在新疆、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思想。

她把党课搬到工作室,就西方某国以所谓的“强迫劳动”为借口,提出“抵制新疆棉花和纺工厂”的讨论中,来自新疆的赛米同学义愤填膺地说:“他们简直是胡说八道,我们社会实践队到新疆田间地头,看到一望无际的棉花地,看到了许多进口采棉机和国产采棉机,还看到了地膜机,哪里有什么强迫劳动”。

2.jpg

她把党课搬到社会实践中,每年暑假,她都带领社会实践活动队,历经20多天,一路从福建到新疆,让同学们学习新思想,感悟新变化,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组织返乡大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学习、宣传、调研,当好宣传员、服务员、示范员和教员,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组织返疆学生开展“发声亮剑”活动,表达坚决抵制“三股势力”和暴力恐怖活动的决心,还积极协助村干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当地群众参与和受教育人数逾万人,受到新疆当地人民的好评。

目前,福州大学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占比达93%,入党积极分子31名,近年已发展党员17名。学生祖力·胡玛尔在工作室党支部的指引下,顺利入党,还连续3年获得国家一等奖学金,并获福建省新疆籍经商务工求学人员“优秀学生”称号。2018年,她通过福建省高校少数民族辅导员招聘考试,并以总成绩第一的好成绩留校工作。她真切地表示:“我希望能像‘刘妈妈’一样帮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子。”

在这里我找到了家的温暖

蒙古族姑娘庄瑞是经济管理学院2016级的学生,2018年5月突发重病。刘敏榕第一时间带着工作室的同学们出现在庄瑞的病房,并为她筹集50多万医疗费。

2017级学生祖力·米热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开学报到那天,在历经3天4000多公里的车程后,刚出站口,就看到刘敏榕老师来接她,还帮她把行李送到宿舍。“丫头好!安顿好了没有?有什么需要就告诉我!明天工作室举办迎新活动,你们幸运地赶上啦!”祖力·米热激动地说:“这声‘丫头’,让我感觉好亲切。”

每周五晚是工作室的活动日,除了举办茶艺表演与培训、舞蹈培训等主题活动,还定期组织各种读书沙龙会,开展如公务礼仪、接待礼仪、商务礼仪等培训,“这些活动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让我感到很快乐,能更快融入这里的生活。”来自物信学院的2016级学生地里奴尔·达力西说。

3.jpg

真诚的付出和独特的亲和力,让刘敏榕赢得了少数民族学生的信任,有了“刘妈妈”的昵称。如今,刘敏榕的微信里有200多名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每天工作之余都会通过微信与孩子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并及时提供帮助。

刘妈妈,我有信心了!

2018年1月,已经大四的孙嘉义因为学习问题面临无法毕业的困境,心急如焚的父母带着消沉的嘉义,在辅导员的陪同下来到了少数民族学生之家——刘敏榕工作室。

多年的少数民族工作经验,使刘敏榕发现嘉义的情况并不是个例,而是很多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普遍出现的情况,学习上的困难给这些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小的阻碍和影响。刘敏榕主动牵头成立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业精准帮扶课题组”,并构建刘敏榕工作室、学生主管部门、公共基础课教学研究中心、导学志愿者及少数民族学生“五位一体”的精准学业帮扶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为少数民族学生开设《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提高班。

听完第一节课,孙嘉义就对刘敏榕说:“老师,我有信心了。”如今孙嘉义已经在郑州工作了,定期都会给刘妈妈汇报工作情况。让刘敏榕欣喜的是,通过师生、生生、师师三管齐下的学习辅导,学生们的平均成绩有了显著的提升,合格率从30%提高到了96%,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还把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近年来,新疆籍毕业生中共有50多人考取研究生及公务员,其中,多人被 “双一流”建设高校录取。

是您让我更懂感恩与回报

刘敏榕充分发挥其“福建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专家”和《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的优势,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她担任“福州大学光彩创咖”和“一袋一果”两个少数民族学生创业团队的指导老师。疫情期间,“一袋一果”团队及时与福建省红十字会联系,募集善款4680元,用于购买75度酒精消毒液180瓶,全部交由福建省红十字会用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团队负责人阿卜力克水·阿卜杜外力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


刘敏榕24年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她既要当好少数民族孩子们的家长,又要完成学生的专业教育,作为情报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先后培养60多名硕士生。作为图书馆馆长,她整天忙忙碌碌,使得各项工作成绩斐然。

由于工作多,睡眠少,她每年的体检报告中都会出现各类问题。大家让她注意身体,可她一忙起来却什么都忘了,在她看来,孩子们的期盼不能辜负,而维护民族团结是她的责任,更是她的初心与坚守。


责任编辑:周江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教师风采—种团结之花,谱育人新篇——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刘敏榕
    }
    相关阅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