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建设路径探析 ——以广东白云学院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活动为例

2021-01-19 12:20:11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建设路径探析

——以广东白云学院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活动为例

(广东白云学院  朱玲  杨心铭  林炀)

【摘要】“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各大高校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的课外活动,也是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探索“三下乡”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建设道路。本文以广东白云学院外国语学院白云筑梦支教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例,阐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路径探析

20 世纪八十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至今已将近四十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在各高校展开,时至今日已成为各大高校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的课外活动,也是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根据中共广东省教育工作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携手奔小康 共筑中国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广东白云学院外国语学院积极响应号召,联系广东省贫困村开展大学生党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创新形式,采用“互联网+社会实践”模式,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笔者就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广东白云学院外国语学院通过“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现阶段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几方面展开论述。

一、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

学校的理论知识无法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我国国情,到贫困的地方进行社会实践,有助于学生们认识到在我国的广袤疆土上,还有许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还有许多的人的生活水平远不如城市里的人,还有许多的人等着我们为他们点亮希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能让更多的大学生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

(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学生们平时在学校获取知识大多是通过课本,“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是一个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活动。在实践中,学生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来知识及新的思想,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会发生很多预料之外的事情,这也可以锻炼大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状况,做到学思用结合、知信行统一,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三)在当地孩子的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

对于短期支教来说,能教给孩子们的知识其实只有一点点,短期支教真正的意义是,让孩子们知道,在山的那边,不是山,而是广阔的天地,是能够展翅高飞的蓝天;是让更多的孩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们能够对自己充满自信,对生活积极乐观,勇敢追求梦想;是让更多的孩子明白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努力学习的决心,将来走出大山,用知识报答祖国,用知识振兴乡村。

(四)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贫困地区的农民们的农副产品多采用线下销售的方式,这样的销售方式范围窄,销量小,难以让高质量的天然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们能利用互联网给他们带来新的销售方式,让更多的人发现这些地区的优质农副产品,提高产品销售量,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这样的做法能有效缓解产品滞销的现状,有利于保障他们的生活。新的销售方式解决农民的销售问题的同时,也能为当地注入新活力,引发当地其他行业对于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思考,不断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将爱心与情谊送进大山深处。  

二、广东白云学院外国语学院通过“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一)第一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广东白云学院“白云筑梦支教队”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贫困村,开展支教活动。支教队发挥专业优势,用生动有趣的图片,以问题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学习英语单词,纠正发音,并且尝试着引导学生们用英语单词回答相关问题。通过第一课堂的学习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的效果,让他们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在更多学生心里埋下努力学习的种子,将来用自己的能力改变落后状态,为祖国作贡献。

(二)第二课堂传播想象力的种子

支教队同时来到当地幼儿园,协助幼儿园老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考虑到幼儿园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支教队决定开展娱乐性和互动性较强的第二课堂。手工课是第二课堂的主要内容,由队内有着较为丰富的辅导小朋友经验的队员为主要负责人,其他队员辅助负责人共同开展教学活动。队员们积极鼓励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和自主创造力,对他们各自的作品进行装饰美化。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会与其他人分工协调,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三)扶贫助农践行青春责任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但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贫困地区农产品存在不同程度的滞销。为助力乡村振兴,支教队来到蜂农家开展直播带货等助农活动。这样的一次助农活动,不仅给当地蜂农带来了收益,给他们带去了新的销售方法,让他们货真价实的产品能够走出大山给更多的人带去“甜蜜”,还让参与实践的大学生们认识到小小一罐蜂蜜确是来之不易,让学生们真正领悟到书上“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与此同时,在通过利用微信朋友圈、推文、直播带货等方式宣传蜂蜜让蜂蜜的销售范围得以扩大,让学生们明白了如何更好地利用身边的资源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醉”美乡村

通过微视频、微信推文、海报、图片等形式,展现传统村落、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村落中的现状与文化内涵,反映广东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重大成果。

(五)敬老孝亲显真情

敬老孝亲是中华儿女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而孤寡老人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是最需要我们的关怀与帮助的人。探望孤寡老人活动,给他们送去了快乐与温暖,也让队员们认识到,比起物质上的帮助,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与尊重。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唤起更多的人关注社会上的孤寡老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在这条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该落下,我们要手拉手,心连心,共奔复兴梦。

三、存在问题

(一)活动调研力度不大

实践对象主要是幼儿园小朋友、小学生及孤寡老人,对象大多是无劳动能力的群体,但对于出城务工的村民及当地的大学生村民我们没有进行探访,在实践对象层面上来说,实践对象多样性不强,考察调研力度不足。

(二)资源支持较为缺乏

团队缺少社会优势资源的支持,实践单位大多依靠指导老师去联系落实,双方合作关系建立的时间较短等现实原因,在实践活动推进的过程中,局限性和制约性较大,无法保证社会实践的长效性。

(三)基地建设有待改善

基地是开展活动的基础性地点,是活动的集中性支撑点,基地建设情况更是直接影响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目前学校缺少“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定点活动基地,基地建设力度不大,基地资源不足,部分实践活动工作很难开展,难以发挥“三下乡“活动的作用。

四、改进措施

(一)加大调研力度,分析考察成果

在活动过程中,要加大对基地周围环境及民众的调研力度,注意考察对象的选择,避免重复性调研,做到多样性考察。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提出了“把提质增效贯穿履职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努力实现从单纯注重数量、注重程序向追求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转变”的要求。因此,团队要注重调研成果转化  分析考察成果,强化调研结果运用,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二)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优秀资源

宣传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前期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宣传水平。明确宣传目标和内容,紧扣实践活动的目的和对象多角度多方式进行活动宣传,可以通过推文、视频、图片、广播和报纸等方式来吸引优秀社会资源及基地政府支持。

(三)积极开展基地建设工作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与实践地点的选择有关。由于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特点,实践基地建设很有必要。高校可以设置一个相关部门负责基地建设工作,安排基地资源分配,联系基地负责人,争取基地政府支持。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定点基地和非定点基地的选择也很重要,定点基地需要定时考察和调研,保证基地建设工作顺利进行;非定点基地则需合理挑选更加优秀的项目资源,以达到建设工作精益求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洪慧.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现状以及建议——基于“4P理论”视角分析[J].求知导刊,2018(22):13-14.

[2]孙小清,毛浩杰,李佳.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以文化传播学院2018年暑期“三下乡”活动为例[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9(1):109-110.

[3]解甜雨.大学生暑期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发展模式探析[J].现代交际,2018(14):105-106.

[4]包懿,黄媛.大学生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0):70-71+78.

[5]贾诗曼.发挥美院艺术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以广州美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暑期“三下乡”为例[J].智库时代,2019(19):141+143.

[6]蔡熙文.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建构策略和路径——以“三下乡”社会实践为例[J].大众文艺,2020(11):227-228.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建设路径探析 ——以广东白云学院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活动为例。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