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案例--校企党建共建融合专业实践,打造“南药采收与加工文化节”品牌活动
一、背景与意义
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南药学院教师党支部与广东至信药业有限公司以党建共建为引领,聚焦中医药文化传承与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联合打造“至信杯”南药采收与加工文化节品牌活动。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将专业实践融入党建共建活动,探索“劳动教育+专业学习+匠心传承”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助力学生成长为德技并修的中医药人才。
二、主要做法
1.党建引领,资源整合共享,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校企双方签订党建共建协议,明确责任分工,形成“支部牵头、企业支持、师生参与”的联动机制。资源整合共享,依托学校岭南药用植物园资源及企业技术专家团队,搭建“田间课堂”,实现教学资源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2.劳动实践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采-学-制”一体化教学,支部党员教师和企业资深专家们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带领同学们走出课堂,一起动手采挖药材,组织学生在药用植物成熟期参与药材采挖(如姜黄、莪术)、加工(净制、切片、分级、干燥等),由党员教师与企业专家现场指导,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结合药材采收和加工环节,进行文化浸润,讲述紫苏梗、广金钱草等南药的历史故事,强化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学生学习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劳动创造”的意义,悟到了“好药与匠心”的专业内涵。在劳动中学习专业,在专业学习中体悟劳动。
3.现代师承育人模式创新
(1)企业资深工匠与党员教师共同担任导师,通过“手把手”教学,传授药材鉴别、炮制工艺等核心技能,传承工匠精神。师生们将采收回来的中药进行细致地加工。如姜黄净制洗制后要切成约3厘米左右的片状、栀子按大小分等级后要剪去顶端残留萼片和基部果梗、旋覆花除杂质进行初步的干燥、广金钱草除梗留叶、紫苏去花叶留梗切段、簕菜除杂杀青、薄荷、留兰香、溪黄草除杂切段等。这种实地现代师承的育人模式让人心、仁心、匠心在专业学习中同时得到了“炮制”与升华。
(2)以“中药艺术画”形式展示加工成果。各种中药组成了一幅专业价值与艺术特色并具的色彩画,将专业价值与美学教育结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三、特色与创新
1.党建与专业实践有机融合
以党建共建为纽带,凝聚校企育人合力,破解产教“两张皮”难题,将主题党日活动嵌入专业教育和劳动实践,党员教师以身示范,在田间地头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实现党建与育人的双向赋能。
2.劳动教育赋能匠心培育
通过真实生产场景下的劳动实践,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让学生在采挖、加工中体悟“好药需匠心”的专业内涵,塑造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提升人才培养适配度。
3.文化传承与产业需求双驱动
活动紧扣南药产业特色,将工匠精神与中医药文化融入教学,既传承岭南中医药文化,又为企业输送具备实战技能的人才,实现校企共赢。
四、总结
南药学院教师支部与至信药业的党建共建实践,为高职院校探索“党建+产教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本,生动诠释了职业教育服务产业、传承文化的使命担当。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