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与信息工程学院:多元融合,智育未来
互联网金融与信息工程学院:多元融合,智育未来
互联网金融与信息工程学院,自1985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院紧跟信息技术和数字金融的发展步伐,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学质量,历经数十年的辛勤耕耘,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充分展现了学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卓越成效与深远影响,为学院的持续发展与社会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强化学科优势,打造专业特色
学院依托大金融背景,不断深化学科建设,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广东省一流专业和特色专业,不仅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更在人才培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互联网金融专业作为华南地区首家获批专业,为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进一步体现了学院的专业前沿性和引领性。
为了更好地对接行业变化与市场需求,学院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这一过程中,学院高度重视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工作。由钟雪灵教授担任主要负责人,学院郭艺辉、侯昉、黄承慧等优秀教师共同精心打造的《大数据工具应用》课程,荣获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殊荣。该课程已形成了包括500多分钟教学视频、教学PPT、题库、实验报告等在内的一系列丰富教学资源,并配套出版了教材。课程自上线以来,广受各高校师生好评,累计选课学员已超过3.7万人。
此外,《Java程序设计》、《数据挖掘》、《多媒体技术》等课程也分别荣获了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的称号。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是对学院学科建设和专业特色打造的肯定,更是对学院持续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好证明。学院将继续凝聚师资力量,完善课程教学设计,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2.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教学科研创新
学院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学历结构良好、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科研梯队。现有教工112人,外聘教师59人,其中专业教师78名,包括正教授7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28人,一半以上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他们不仅在教学上精益求精,还在科研上不断探索创新。近5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多项、20几项省级教学成果、数十位教师在国内外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高质量学术文章一百多篇,出版了多部优秀专业教材。此外,有十多人分别获得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一等奖、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级以上个人荣誉。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学院的学术地位,更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
学院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校内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等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学院拥有金融信息工程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及七个校内专业实验室,包括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硬件实验室、金融数据挖掘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同时,学院还与普金科技、泽普用友、华钦科技集团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和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其中,与华钦科技集团公司开展的“华钦-广金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班”通过实施“职业规划+实训+实习+就业”的一体化创新模式,深度推进产教融合。该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职业规划服务,还通过云端培训平台进行了实战化的技术实训,并在金融百强企业IT研发中心安排了实习机会。2022至2023年间,多期培养班成效显著,数十名学生顺利通过了实训与实习,成功签约入职金融科技企业,实现了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对接,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质量与竞争力。
4.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营造活跃校园文化
(1)提升学生技能,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赛结合”的教育理念,积极发动并组织学生参与多项国内外知名竞赛,如“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CPC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和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
通过这些竞赛的参与,学院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更在实践中深化了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以“蓝桥杯”大赛为例,自2011年我院学子参赛以来,已累计有800多名选手在省赛中荣获佳绩,其中一等奖就有近150名。更有100多名选手在国赛中脱颖而出,斩获奖项,其中包括1名特等奖和9名一等奖。这些骄人的成绩,充分展现了我院学子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卓越的技能水平,也验证了学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赛结合”教育理念的显著成效。
(2)营造学习氛围,活跃校园文化
学院积极响应“互联网+”国家战略,充分利用自身在互联网领域的专业优势,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专一团一赛一品一企”的校园文化建设新模式。将党团活动、专业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以及实习实训等多元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
作为这一模式的生动实践,学院成功举办了多届互联网“+”年华系列活动,该活动以其鲜明的专业特色和丰富的活动内容,赢得了广泛赞誉。不仅荣获了广东金融学院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广东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三等奖等殊荣,还吸引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教育在线、凤凰号等众多媒体的关注与报道,充分展示了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创新与成果。
此外,学院还坚持每年举办一届IT文化节,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九届。这一文化节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还特别邀请了企业高管和技术经理来校作报告,为学生们带来了行业前沿的动态和实用的职业指导,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这些举措,学院成功营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5. 育人成效显著,服务社会贡献突出
学院育人成效显著,成立以来累计向社会输送了8000余名高素质人才,他们广泛分布于知名IT/互联网/电商物流企业(例如华为、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京东、美团、网易、亚马逊、顺丰、唯品会等)、大中型企业(如宝洁、格力、美的、海尔、南方航空等)、金融机构(涵盖各大银行、证券公司等)以及政府机关等领域,或选择自主创业,均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和贡献,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学院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得到了广泛认可。
在就业方面,学院历年最终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体现了强大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学院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创业学生人数一直位居学校前列,涌现出一批杰出创业校友。
在升学深造方面,学院学生考研热情逐年高涨,成功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国内顶尖学府,以及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昆士兰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的学生层出不穷,展现了学院学生卓越的学术潜力和国际视野。
此外,学院还积极引导学生投身公共服务事业,每年都有大量学生成功考取国家公务员,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学院在服务社会、贡献社会方面的突出表现,进一步实现了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使命与担当。
6. 六大专业并进,培育特色人才
l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科技+智慧,赋能未来”的IT专业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秉承“理论与实践并重,创新与应用结合”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具备深厚理论功底与实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专业以金融行业应用为特色方向,注重提升学生的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网络安全及信息系统维护能力,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科基础扎实,应用能力突出,并具备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IT专业人才。
我们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模式,与业界企业紧密合作,共同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学生通过计算机导论、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核心课程的学习,以及项目实践、实习实训等多元化教学方式,逐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IT企业、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科技进步和智能化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l 软件工程专业
——塑造“技术+创新,筑梦未来”的软件开发者
软件工程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及主流开发技术,同时强化学生的软件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及项目管理能力。专业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通过Java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软件质量控制等核心课程的学习,以及校企合作项目、创新创业活动等实践环节,锻炼学生的实战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我们坚持“工匠精神,持续进步”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教学平台,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敏锐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在IT行业、金融机构、政府机关等领域展现自己的价值,为软件产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l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培养“数据+智慧,驱动变革”的数据分析师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紧跟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步伐,聚焦于数据科学的前沿领域,致力于培养掌握数据科学基础理论、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开发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方式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数据科学导论、数据挖掘、大数据技术及应用等核心课程的学习,以及大数据项目实践、数据分析竞赛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
我们秉持“数据驱动,创新引领”的教育理念,与金融、互联网等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数据科学的应用场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以其扎实的数据科学基础、出色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的应用开发能力,在政府机构、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为数据驱动的社会变革贡献力量。
l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培育“管理+技术,共创未来”的复合型人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融合管理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致力于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金融学知识及计算机科学技术能力,能够从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金融大数据处理等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专业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金融数据挖掘等核心课程的学习,以及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企业实习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我们坚持“管理+技术,融合发展”的教育理念,与金融机构、IT企业等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以其独特的知识结构、良好的管理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在金融机构、IT公司、政府部门等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为信息化建设和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l 互联网金融专业
——培养“金融+科技,融合创新”的跨界人才
互联网金融专业,立足于金融与科技的交汇处,致力于培养掌握互联网金融基础理论、金融大数据分析技术及金融行业业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专业注重提升学生的金融素养和科技应用能力,通过互联网金融概论、金融大数据分析、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等核心课程的学习,以及互联网金融项目实践、金融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金融分析和科技应用能力。
我们秉持“金融+科技,双轨并行”的教育理念,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传统金融机构等深度合作,共同探索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路径。互联网金融专业的毕业生,以其深厚的金融基础、出色的科技应用能力和跨界融合的思维模式,在互联网金融企业、传统金融企业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为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l 电子商务专业
——培育“商务+技术,联动未来”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电子商务专业,融合商务管理与信息技术,致力于培养具备现代商务管理能力和网络金融应用能力,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系统开发、运营管理和数据分析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专业注重提升学生的商务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通过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核心课程的学习,以及电子商务项目实践、企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商务管理和技术应用能力。
我们坚持“商务+技术,融合共进”的教育理念,与商贸企业、金融行业等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以其独特的商务视角、出色的信息技术能力和跨界融合的思维模式,在商贸企业、金融行业、信息服务行业等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为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和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