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教师党支部引领青年教师科研突破获粤莞基金立项
近日,2024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省市联合基金东莞市联合基金(粤莞基金)评审结果正式揭晓。广东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党支部青年教师李质婧主持的《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基因共表达分析研究》项目成功获批青年基金,获1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这一成果既是学校在交叉学科领域科研实力的体现,更彰显了基层党组织在凝聚人才、攻坚科研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软件工程专业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融合创新”的工作理念,将组织优势转化为科研创新动能。近年来,党支部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为抓手,构建“党建+学术”双轮驱动模式,通过设立党员科研攻坚小组、开展跨学科学术沙龙、对接企业技术需求等举措,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从项目选题到标书打磨,再到跨学科资源整合,党支部全程给予精准指导。”李质婧回忆申报历程时感慨道。针对其研究方向涉及生物信息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特殊性,党支部协调校内外专家开展专题论证,联系合作企业提供基因数据支持,并组织党员骨干协助完善大语言模型与基因分析结合的技术路线。最终,项目凭借“前沿性+应用性”的双重优势,在竞争激烈的省级评审中脱颖而出。
“党支部的思想引领与资源支持是我申报成功的关键。”李质婧表示,“从选题论证到标书修改,支部组织专家反复指导,帮助我锚定研究价值;在科研条件保障上,支部协调校企共建实验室,让理论成果能快速落地验证。”她强调,未来将依托项目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的学生,实现“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
李质婧团队聚焦“大语言模型在基因共表达分析中的应用”,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破解基因调控网络解析难题。项目将构建专用的生物医学大语言模型,挖掘基因表达数据中的潜在关联模式,为疾病机制研究、药物靶点发现提供新工具。这一研究不仅契合国家“人工智能+”行动战略,更展现了民办高校在服务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需求中的责任担当。
广东科技学院党委始终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同部署、同推进。通过实施“一融双高”建设行动,学校已实现47个本科专业党支部全覆盖,软件工程专业党支部作为首批试点单位,率先探索出“政治引领、业务攻坚、服务社会”三位一体工作路径。

此次李质婧老师项目的成功立项,正是学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未来,软件工程专业党支部将继续发挥“双带头人”示范效应,带动更多青年教师投身科研攻关,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