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齿轮”赋能,四轮驱动共筑“双带头人”强国行之路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器人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是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第二批广东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第四批“广东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党支部由智能机器人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四个专业和行政教辅教师党员组成,现有党员2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博士6人。
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国家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党支部在促进学校中心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为抓手,以“齿轮精神”建强党组织战斗堡垒,积极探索形成“传动共转”工作法,打造党建共建“动力轮”、聚焦教育服务“传动轮”、做强科技赋能“加速轮”、激活实践育人“同步轮”,确保“公转”有方向,“自转”有保障,“带动”有力度,逐步开创“红色齿轮赋能双带头人强国行”工作品牌。
“红色齿轮”赋能,四轮驱动共筑“双带头人”强国行之路
一、打造党建共建“动力轮”,激发基层组织新活力
拓宽共建领域,增强党建合力。党支部积极寻求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截至目前,已与13家政府、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等建立了紧密的党建共建关系,不仅加强了党组织之间的联系,还促进了各方在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党员联系群众、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等领域的深度合作。通过共建活动,成功助力1家企业荣获“珠海市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1所学校在台山市教育系统党建品牌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与珠海市金湾区金山实验学校开展结对共建
深化联学联建,实现资源共享。党支部与珠海市金湾区金山实验学校、珠海市斗门区第二实验小学、四会中等专业学校等结对党组织,积极开展了20余次联学联建活动。通过专题党课讲授、政策理论宣讲、党建经验交流、党建资源共享等,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促进了双方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上的优势互补和互学互鉴。同时,增进了双方党员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为今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旅游学院党总支开展党建联建活动
二、聚焦教育服务“传动轮”,构建科普技能新生态
科普暖心启智,老幼智享科技。党支部积极响应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科普知识传播为核心,聚焦一个目标“让孩子爱上科学,让老人融入社会”,采用两个载体“智能设备和3D打印”,面向三个群体“中小学生、特教儿童、老人”,提供四种学习形式“课堂教学、动手实践、实验室参观、在线视频”,让优质科普资源直达群众身边。目前,党支部已在省内为7所中学、30所小学、8所幼儿园、16个社区开展科普活动100余场,培训人数超过7000人次,通过活动,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党支部书记苏江挂职台山市培英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2名党员教师被聘为珠海市中小学科技副校长。“智慧助老”工程4期13场集中培训,线上线下助力近2000人次,开发了以动画、数字人微课等形式的适老、实用微课22个。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搭建了模块化资源学习列表,引导老年人通过集中学习、尝试应用、同伴互助等形式,了解新事物、体验新科技、积极融入智慧社会。
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智能知识科普活动
技能启航筑梦,点亮未来之路。为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依托珠海市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技师工作站,党支部面向珠海市中小学生开展职业启蒙教育。通过技能大师说工匠精神、职教教师谈职业生涯规划、获奖选手讲技能大赛,职校学生展职业技能、中小学生走进实训车间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未来职业进行初步认知和规划,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党支部先后在台山市培英职业技术学校、四会中等专业学校等校举办技能大赛分享会,共500余名中职生积极参与,并助力台山市培英职业技术学校获国赛二等奖1项,省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等;党支部书记苏江在珠海市斗门区博雅小学、珠海市斗门区第二实验小学、四会市石狗学校等地开展工匠精神进校园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工匠精神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和职业追求;此外,党支部还组织珠海市香洲区香华小学、珠海市斗门镇小濠涌小学等300余名小学生走进实训车间、机器人实验室进行研学活动,通过亲眼见证科技的力量,为他们种下成为技能人才或技术专家的种子。
在四会中等专业学校等校开展技能大赛分享会
三、做强科技赋能“加速轮”,驱动创新发展新引擎
对接产业需求,助力区域发展。党支部依托学院“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实训基地”“广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广东省普通高校智能装备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实训和公共服务等多级平台,紧跟技术前沿,在机器人集成应用、数字孪生、视觉感知技术、机器人定位导航等关键技术领域建立校企联合研发团队,以横向课题为载体,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服务大湾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党支部已为省内40余家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到账经费500余万元,创造经济效益4000余万元;获批省市级科研项目30余项,累计到账300余万元,授权发明专利21项,9项知识产权实现转让。党支部1名党员获“2023年中国数字工匠年度人物”50强。
在2023制造业与职业教育交流大会做数字孪生产品讲解
推动人才下沉,赋能乡村振兴。为了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党支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组织师生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开展科技帮扶活动、提供教育咨询和培训等方式,引导师生深入乡村一线,了解乡村实际需求,为乡村产业发展、教育提升、文化传承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党支部建设4个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到信宜平塘镇、连州市连州镇、阳江市平岗镇、台山市斗山镇开展驻镇帮扶工作,为乌榄产品深加工、养殖尾水自动化处理、百香果智能化采摘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面对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共计17场,培训540余人次技术技能培训活动,为当地创造经济收入300余万元。用无人机对定点帮扶村村容村貌进行航拍,制成影像成果6个,1名党员获广东省优秀农村科技特派员称号。凝练的《“三联三引三实”绘制乡村振兴三色图》案例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刊发,获得2024年广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典型案例一等奖。
组织师生参与乡村振兴项目
四、激活实践育人“同步轮”,共筑人才培养新高地
聚焦调查研究,点亮青年视角。党支部组建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引导学生依托学科特点,发挥专业优势,通过“五进”(进政府、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采取“查、看、听、问、访”等方式,深入基层一线,精准掌握第一手数据,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为智能产业变革、红色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建言献策。一年来,13个“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深入斗门、台山、四会、信宜等10地开展调研,参与师生达500人次,先后被学习强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科学网、珠海市政府网、观海融媒、珠江晚报、羊城晚报、茂名共青团等媒体刊登,团队获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省级重点团队立项,形成的调研成果获第十七届挑战杯红色专项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级典型案例1项、珠海市繁星计划1项等。
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深入信宜市平塘镇开展黑榄产业调研
聚焦创新创业,推进技能报国。依托学校“科、教、产”一体化办学优势,引导师生通过校地合作项目、学科比赛、实习实践等开展访谈调研、研习讨论、学术交流、项目攻关等实践活动,将调研访谈发现的问题作为“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比赛的“重点选题”,为服务地方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贡献智慧。“储能先锋”项目斩获得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职教赛道全国总决赛金奖,《机器人运行控制数字孪生实训平台》、《拾球宝-基于YOLO技术的乒乓拾球机器人》两项作品荣获共青团中央、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2023年全国机器人科技创新交流营暨机器人大赛国赛特等奖,叶健雄、王仰旭两位同学以第一作者、第三作者身份在人工智能领域国际学术Top期《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F: 8)发表最新研究成果;3名同学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等100余项国家、省级以上荣誉。
“储能先锋”项目斩获得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职教赛道全国总决赛金奖
下一步,党支部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和“强国行”专项行动的要求,同时紧密结合教育强国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发挥示范作用,助力国家智能制造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为“教育强国,双带头人何为”时代命题的出色答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