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家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引领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创新筑牢反诈防线

发布时间:2025-07-21 10:36:18

本站讯 作为教育部第五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技术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将反诈宣传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全流程,创新打造“专业+思政+反诈” 育人模式,推动反诈教育常态化、专业化,为师生筑牢防骗“免疫屏障”,彰显了样板支部在思政育人中的引领示范效应。

图片1

支部领航:把准思政育人“方向盘”

软件技术教师党支部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将反诈宣传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实践载体。支部以学院党总支“大思政”工作部署为指引,多次召开专题支委会和党员教师研讨会,系统谋划“反诈进课堂”实施方案,明确将反诈教育纳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课前预警+课中融入+课后巩固”的闭环育人机制。

支部党员教师带头认领教学任务,将“八个凡是”防骗准则、珠海八大高发诈骗类型等核心内容拆解为12个教学知识点,嵌入《Java高级程序设计》《用户交互设计》等4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实现反诈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衔接,让课程思政在反诈宣传中落地生根。

专业融合:构建思政育人“新场景”

党员教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反诈教育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让价值引领随知识传授自然浸润。

党支部书记尹菡在《Java 高级程序设计》课程中,以“刷单返利”“虚假购物”等案例为切入点,结合《2024 珠海反诈宣传手册》和《课前课后反诈小课堂》相关资料,通过“案例剖析+互动问答”方式,引导学生运用Java高级编程知识,分析诈骗流程中虚假页面跳转、数据交互等技术漏洞。学生在编写模拟检测代码的过程中,既强化了 Java 高级编程技能,又树牢了“天上不会掉馅饼”的理性认知,实现专业能力与防骗意识的双重提升。

图片2

党支书副书记陶南在《程序设计基础》课堂上,以“低息网贷”陷阱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编程知识编写程序,计算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的实际年化利率。结合复利公式,学生在代码编写与调试中,不仅掌握了基础编程逻辑,更通过数据运算揭露“低息”背后的真相,深刻理解“数据验证思维”在防范金融诈骗中的应用,实现了“代码敲得准”与“防骗认得清”的双重提升。

图片3

党支部学习委员卢淑萍在《用户交互设计》课程中聚焦“AI 换脸诈骗”,结合课程中界面设计、交互逻辑等知识,引导学生分析诈骗中虚假交互流程的设计漏洞。她带领学生对比《网络安全法》相关条款,探讨技术滥用的法律与伦理风险,让学生在思考如何优化交互设计防范诈骗的过程中,明晰技术开发红线,树立“技术向善”职业追求,使课程思政成为涵养职业伦理的重要载体。

图片4

党员骨干教师吴胜兵在《软件测试》教学中,将电信诈骗案例转化为测试用例设计素材。他引导学生从“诈骗分子视角”拆解犯罪流程,梳理漏洞点;再从“安全防护视角”设计测试方案,检测防范机制的有效性。学生在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流程的实践中,既掌握了软件测试核心技能,又强化了法治意识与责任担当,实现专业能力与思政素养的协同提升。

图片5

成效与展望

截至目前,软件技术教师党支部已开展反诈课程思政活4场次,覆盖学生200余人次。从阶段性教学反馈来看,98%的同学能准确识别5 种以上诈骗类型,87%的同学表示会运用专业知识提醒他人防骗。这种“专业赋能反诈、思政筑牢防线”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防骗能力,更培养了其社会责任感。

下一步,软件技术教师党支部将持续发挥国家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课程思政+反诈宣传”创新实践,联动更多专业核心课程开展反诈课程思政专项教学活动,开发“反诈算法模型”“AI诈骗识别系统”等教学项目,逐步形成“一课一案例、一程一方案”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技术实践中感悟“科技向善”的力量,培养更多既懂技术又守底线的新时代网络安全守护者,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思政育人走深走实。

撰稿:孙巍、徐小艳、陈彦哲

摄影:梁杰锋

责编:陶红丽

初审:陶南

复审:吴国庆

终审:陈哲



责任编辑:陶红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广科计算机学院软件技术教师党支部融反诈宣传于专业教学,创新 “专业 + 思政 + 反诈” 模式,促反诈教育常态化专业化,彰显引领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