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党支部多名党员受邀参加第五届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学术会议(ICAMIM 2024)
11月9日,在中国金属学会的指导和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由广州工程师学会、广东博士创新发展促进会、新材料先进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华南理工大学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学术会议(ICAMIM 2024)”在广州成功举办。
会议由大会主席、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新材料先进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主任李烈军教授主持。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张志、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先进制造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曹智梅、博士党员刘志明、韶关工匠杨涛等十余名党员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大会合影
本次会议特邀院士嘉宾、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等共计300余人汇聚广州,共同探讨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前景和创新路径。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专家与业界精英们分享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与技术趋势,为广州在国际学术交流领域的地位再添新章。
“希望通过本届会议,为先进材料和智能制造领域发展注入新动能。”李烈军在致辞时表示,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本届会议旨在推动并深化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交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会上,三位院士作了主题报告,分享了各自在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焕彬应邀作题为《用大系统思维推动工业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的主旨报告。他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大系统思维推动工业智能技术的创新,重点介绍了博依特工业智能技术的核心成果和应用成效,展现了大系统思维在实现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陈广学以《基于印刷制造技术的柔性电子和传感材料的研究进展》为题作报告。他分析了印刷制造技术在柔性电子和传感材料领域的巨大优势,并展示了其在智能包装、快速检测等应用中的突破性进展,尤其是纸基传感器的创新成果,令人耳目一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兴军在题为《人工智能在新材料研发创新中的应用》的报告中,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加速新材料开发中的应用,突出强调机器学习在解决传统材料开发痛点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新型钴基高温合金的成功案例展示了AI技术的强大潜力。
在先进材料主题分会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马春风、佛山大学教授孙海波、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研究员李顺分别对材料科学领域的前沿成果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智能制造主题分会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敏、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研究员徐智浩和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书昊深入剖析了各自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大数据与AI系统方面的应用成果。
为更好促进新材料先进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可持续发展,营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新生态,打造校企合作迭代升级新路径,现场还举行了“新材料先进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授牌仪式,新成员的加入为共同体的进一步发展增添力量。新材料先进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将致力于打造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服务高地,高质量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协同发展。
学校参会教师合影
先进制造学院教师党支部专业骨干教师一行在本次大会中受益匪浅。教师党支部书记曹智梅表示:本次会议一是大咖云集、规模大,不仅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院士专家、学者多,而且来自企业界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很多,有40多家企业参加,有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为先进制造学院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提供了平台;二是会议紧紧围绕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助力“百千万工程”和“双百行动”为切入点,将各地区一系列政策举措、科技和人才扶持措施与会议结合起来,为先进制造的未来发展路径提供了可借鉴的工作思路。
通过此次会议的学习,先进制造学院教师党支部各位党员与国内外从事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及其他相关人员共同探讨学习最新的前沿动态、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进一步积累学术成果。党支部将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聚合高质量师资,推进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努力在专业内涵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科研工作领域、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对接国际国内新视界、新科研、新技术,以科技赋能推动学校与学院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