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林:疫情蔓延下的全球经济与宏观经济政策对冲

2021-01-19 14:11:40

编语: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疫情打乱了全国人民的生活,一场防控阻击战在中国骤然打响。有的人,走在战“疫”的最前线,用自己的行动助力疫情防控。在抗“疫”的战场上,逆行的背影让人感动,隔着口罩的亲吻让人动容。在当前,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时刻,研究院积极行动,针对疫情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积极发声,贡献智慧。我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本期为大家带来程永林教授的文章《疫情蔓延下的全球经济与宏观经济政策对冲》,该篇文章获多方媒体关注,腾讯新闻等网站相继转发。

Worldometers世界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8时,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过240万例,达到2407211例,累计死亡病例达到165046例。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全球最多,达到764303例,累计死亡40548例。当前国际疫情快速蔓延态势,正在持续冲击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14日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新冠肺炎疫情将导致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下降到-3%。发达经济体中,美国为-5.9%、欧元区为-7.5%、日本为-5.2%、英国为-6.5%、加拿大为-6.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方面,中国为1.2%、印度为1.9%、俄罗斯为-5.5%、巴西为-5.3%、南非为-5.8%、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为0.4%。4月13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全球媒体通报会上呼吁,各国必须统筹兼顾,在采取措施应对COVID-19造成的死亡率、应对由于卫生系统不堪重负而导致的其他疾病死亡率以及处理社会经济影响之间加以平衡。

此前,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新冠疫情对全球就业影响监测报告预测,疫情将使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劳动人口总工时缩减6.7%,相当于1.95亿名全职雇员失业。今年全球失业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疫情发展和相关措施实施情况,全年增加失业人数可能远高于此前预测的2500万人。4月10日,美国全国商业经济协会发布的经济学家调查显示,预计今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增速将为-2.4%,第二季度将大幅下降为-26.5%。最新经济数据显示,3月份全美零售销售月率下跌8.7%,创下1992年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最大历史降幅。4月份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暴跌至-78.2,创有数据记录以来最低水平。4月16日,美国劳工部公布全美总失业人口超过2200万。为此,特朗普不顾议员、医学专家和各地方政府的反对,4月17日特朗普政府重启美国经济指导政策出台,该政策列出了三个“阶段”,旨在引导美国部分地区逐步放宽因疫情影响而对企业和个人的限制。4月9日,欧盟成员国财长会议达成协议,同意为应对欧洲新冠肺炎疫情实施总额为5400亿欧元的大规模救助计划。该计划包括:一是保护劳动者和个体商户免受失业冲击,二是扶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三是帮助成员国政府应对财政压力。

学界研究早已揭示,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一直到2009 年全球金融开始趋于稳定,期间全球市场所发生的各种经济金融新闻和事件引起投资者广泛和持续关注,尤其是2007 至 2009 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和英国市场的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后,加剧了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尤其对于下尾风险的扩散影响更为显著。无论是美国次贷危机,还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期间,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均对新兴经济体市场存在明显的传染效应和显著的持续性。近期,G20国家和全球各国不断推出各项政策措施来应对由此引发的危机。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指出,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我国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一季度我国GDP为20650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186亿元,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73638亿元,下降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80亿元,下降5.2%。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一季度GDP环比下降9.8%。当前经济虽受疫情冲击影响出现负增长,但部分民生保障领域和新动能领域仍保持增长,而且整体经济呈现恢复势头,尤其是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回升势头,降幅明显收窄,宏观经济展现出巨大韧性,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显示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发生改变。 

4月15日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与会各方呼吁应继续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实施有力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疫情后的全球经济复苏创造条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2020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全球经济最终受影响程度取决于疫情走势、防控措施的强度和效果、供给中断的程度、全球金融市场状况急剧收紧的影响、支出模式的转变、信心效应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诸多因素。学术界针对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研究揭示,美国爆发金融危机期间,美国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无论对于国内市场救助还是国际溢出效应均表现良好,而常规性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在单独使用时效果均不明显,但两者协调运用对经济复苏会有帮助。在重大经济金融危机的政府救助实践中,政府救助需要由间接救助转为直接救助,宏观经济政策推出与退出的时机和顺序是影响政策效果的关键因素。救助措施在以传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为主的同时,需要配套非常规政策与创新性的危机救助工具,为经济复苏、走出危机提供新动力,政策选择需要在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之间做好权衡。为此,我国的财政政策将可以更加积极有为,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等政策。而货币政策要注意保持中性,注意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疫情蔓延下的全球经济与宏观经济政策对冲。本期为大家带来程永林教授的文章《疫情蔓延下的全球经济与宏观经济政策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