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10月13日,媒体报道澳门证券交易所方案已经呈报中央,并有望打造成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纳斯达克。广州期货交易所也已在部门征求意见,预计2019年年底之前有可能获批。一时间,引发各方广泛关注。那么,此事为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这对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发展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对国内外金融市场的既有格局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和影响?
经济学家米勒曾将证券交易所比喻为一个舞厅,管理者在这里提供音乐,投资者在其中跳舞。其实,作为成熟市场经济体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证券期货市场是双层专业市场,是场外委托与场内交易的结合体。如今,证券和期货交易所在整个金融市场体系中已经处于核心地位,其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市场微观结构所决定的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所处的宏观制度环境。如何合理配置各种经济资源和要素以促进宏观经济增长、反映实体经济运行的内在运行机理是其主要功能,而价格发现、集聚资金、分散风险和投机套利则是证券和期货交易所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对投资者而言,影响其对交易所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交易费用、制度规则、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交易制度和效率、市场声誉等。证券和期货交易所作为现代经济金融领域重要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交换平台,交易所的实力、地位和影响力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金融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因此在一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07年以来,全球证券和期货交易所出现的并购风潮,主要发生在欧美发达资本市场,新兴资本市场还没有成为交易所的并购热点。综合评估世界各国证券和期货交易所的规模、公司化水平、市场地位、金融开放程度等指标,全球交易所正在形成这样一种垄断竞争格局:一是以美国市场为中心的集团:纽约—泛欧交易所、德国交易所、东京交易所;二是以英联邦市场为主的集团:伦敦交易所、多伦多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等。这种格局不仅揭示了欧美两大资本市场呈现出深度渗透和联合的趋势,而且导致国际大宗商品、金融资源的定价权正日益向欧美发达国家的交易所巨头集中,这意味着国际资本市场在大国经济竞争和博弈中越来越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资本市场正成为全球价值链重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格局重塑的重要支撑平台和中坚力量。
当前,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已成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大大缩小了与全球发达国家在先进制造业与高科技领域的差距,但是金融市场领域的差距依然非常明显。而金融市场在连接知识生产、技术创新、产品制造和产业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沪深港三大交易所在面临国际资本市场的激烈竞争时,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风险和隐患。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将支持澳门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建设成为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研究探索建设澳门-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支持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其中还特别强调了加快区域金融创新和对外开放,打造引领泛珠、辐射东南亚、服务“一带一路”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核心圈。如果上述两个方案均能顺利获批,那么澳门证券交易所和广州期货交易所的筹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金融资源毫无疑问将会得到进一步集聚整合与优化配置。这对吸引国内外优质上市公司资源和提升国际定价话语权,对提升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乃至对我国资本市场的中长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经验表明,推动证券和期货交易所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是竞争。澳门证券交易所和广州期货交易所的筹建,有利于在中央政府的协调下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合作深度,有利于有序推进湾区金融市场之间的互联互通,有利于加强跨境金融监管合作共同维护金融系统安全,有利于提升域内企业的资产证券化水平服务国家整体发展大局,有利于为广大企业创造更多融资机遇和发展空间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