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永辉副教授:金砖十年:总结过往、把握当下、赢得未来(一)

2021-01-19 14:19:26

【光明网专论】金砖十年:总结过往、把握当下、赢得未来

编者按:

随着中国不断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参与全球治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多边舞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开展全球治理、国际组织和多边问题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为了加强该领域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全球治理研究系列(GGP)联合光明网理论频道将持续追踪“国际组织与多边动态”和“全球治理学科动态”,定期推送相关综述、动态追踪和研究报告。需要注意的是,在国际舞台上各国的主张往往与政治诉求、国家利益等紧密相连,部分国家的观点是带有特定目的,甚至是有失偏颇的。但我们仍然需要加以了解和正确辨识,从而知己知彼,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更好地把握中国未来。

摘要:

2019年11月13日到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将在巴西利亚举行。成立至今,金砖国家在经济、科教、文化、智库等领域建立了合作机制,金砖峰会议题获得有效推进。但同时制度、经济、政治和机制层面上阻碍金砖国家深入合作的因素也依然存在。因此,需要正确把握金砖国家未来发展方向,应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发掘数字经济合作的新动能,做好全球治理的排头兵。第二个“黄金十年”任重道远,金砖国家应谋求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发展机制;创建互信互助、共建共享的安全合作格局;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新型伙伴关系;加强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以及培育共商共建共享的金砖一体化大市场。

关键词:金砖国家、成绩、问题、对策

2019年,巴西接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金砖峰会”已走过10年,集中代表着广大新兴经济体利益的“金砖五国(BRICS)”在这十年来脱颖而出,加速发展,是实实在在的南南合作主力军。但同时金砖国家也面临着全球性的风险和挑战,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国际市场需求疲弱,全球价值链稳定性下降;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力量全面抬头,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的全球治理话语权争夺不断加剧。金砖国家内部发展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短期内很难改善,印度的国家发展计划持续受到社会内耗的阻扰,中国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放缓,南非深受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困扰。值此全球风险上升、国际挑战骤增之时,金砖国家若不能合作、共生和联合自强,必然只能接受既定制度的主宰。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金砖国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总结,并把握当前存在问题和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赢得未来合作。一方面,金砖国家应借助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与诉求,实现自我的稳固发展和目标的达成;另一方面,应积极提升新兴经济体国际话语权,借助金砖平台,打造新的全球政治经济社会治理架构,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内涵和实践。

一、历史回顾与发展现状

为了增进共同的经济利益及国际影响力,金砖各成员国逐步在经济、科教、文化、智库等领域建立了合作机制,金砖峰会议题有效推进,金砖国家成为发展中国家进行合作的稳定平台。

(一)经济领域合作亮点纷呈

经过十年发展,金砖国家已建立多个经济合作机制,彼此之间相辅相成,构成金砖国家经济合作机制体系。

一是,领导人和经贸部长定期会晤机制。从2009年到2018年,金砖国家共举行了十次领导人会晤,形成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在各项合作机制中起到带头和总揽全局作用。经贸部长定期会晤机制一般在领导人会晤的前一天举行,为满足成员国进行定期商谈需求而设立的。领导人和经贸部长定期会晤机制站在政策的高度引领金砖国家经济合作的发展,落实制定纲领性框架,推动金砖国家经济合作的进程,指明发展方向。

二是,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从2012年第四次领导人会晤探讨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可能性到2015年7月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成立并落户上海,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为金砖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可持续发展项目筹集资金,缓解融资困难,同时也为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提供有益补充。

三是,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2013年成立,由25名(每国5名)来自工业和服务业的不同领域的成员组成,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旨在加强和促进金砖五国工商界经济、贸易、商务和投资联系,促使五国工商界与政府间的定期对话,突破阻碍金砖国家加强经济、贸易和投资联系的瓶颈,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是,金砖国家外汇应急储备基金。从2012年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金砖国家领导人磋商建立应急储备安排,到2014年五国签署《关于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的条约》,金砖国家外汇应急储备基金承诺当五国出现国际收支困难时,该基金可用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替补融资平台,对促进金砖国家和全球的金融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二)科技、教育、文化和智库等领域深化合作

科技领域,2014年首届金砖国家科技和创新部长级会议上,五国均表示将大力加强未来科技合作,加强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方面交流。2015年签署《金砖国家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谅解备忘录》,同年发表《莫斯科宣言》。2017年《厦门宣言》强调各国支持落实《金砖国家创新合作行动计划(2017~2020)》。

教育领域,2015年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以及金砖国家网络大学成立,同年五位大学校长共同发表《北京宣言》,五国教育部长同发表《巴西利亚教育宣言》。并且在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中,明确表示下一步行动计划将积极推动关于教育和智库合作,如提供奖学金、组织夏令营等。

文化领域,2015年签署《金砖国家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并达成金砖国家人文交流合作协议,规定从2015年起,金砖国家工会论坛、金砖国家旅游研讨会、金砖国家青年论坛和金砖国家电影节等专题活动将成为今后五国合作交流的常态化发展渠道。

智库领域,一是智库论坛,一般在金砖国家峰会召开之前举行,由举办领导人会晤的国家主办,各国智库相关成员参会,讨论形成“智库论坛对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建议”;二是金砖国家智库理事会会议,2013年3月五国智库牵头单位在峰会期间成立了“金砖国家智库理事会”,以后每年在金砖峰会前召开理事会会议。

(三)峰会议题有效推进

1. 中心议题

在金砖合作“第一个十年”里,全球金融治理变革、粮食安全和农业合作、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和技术合作等议题是峰会讨论的热点。

(1)全球金融治理变革

国际金融改革问题一直是金砖机制最核心、最持续的关注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的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核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存在民主赤字、偏袒发达国家利益、不能充分反映发展中国家利益,及无法适应国际关系格局已发生结构性变化等问题。因此自2008年开始金砖国家抱团取暖,集思广益,倡导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未来,金砖国家在遵循现有的金融治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双边、多边等方式,建立新的金融机构、货币互换安排等促进自身发展,推动全球金融治理向更加公平公正、合作共赢方向发展。

(2)粮食安全和农业合作

2009年首次金砖国家峰会上,发表《金砖国家关于全球粮食安全的联合声明》,粮食安全一直是主要的议题。从2010年3月,金砖国家首次农业部长级会议召开,到2011年正式建立金砖国家农业合作工作组,再到2016年“金砖国家基本农业信息交流系统”上线,又到2019年9月第九届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召开,金砖国家定期就农业信息、农业贸易数据和政策、挑战和风险评估等方面深入交流。此外金砖国家还定期举办农业经贸投资论坛、粮食安全合作论坛等经贸促进活动,促进企业投资与贸易合作。未来,金砖国家要积极寻求五国在农业领域的利益契合点,对接各国农业发展战略以聚合各方诉求。

(3)能源安全

能源是金砖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从2009年首次金砖国家峰会上,《叶卡捷琳堡会晤联合声明》旨在保障金砖国家能源安全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到2011年《三亚宣言》、2012年《德里宣言》,又到2017年《厦门宣言》、2018年《约翰内斯堡宣言》,对清洁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开发、联合研究、技术分享、信息交流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展开对话和讨论,促进开放、协调和可持续的能源运行体系的构建。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油气时代”乃至“新能源时代”,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经历了多次变迁。未来,金砖国家将继续加大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上的国际合作,以推进金砖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气候变化

2009年首次金砖国家峰会便高度重视气候变化议题,呼吁各国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开展建设性对话,将保护气候措施与履行社会经济发展任务相结合。截止到目前金砖国家环境部长非正式会议已举行过五次,在空气质量改善、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未来,金砖国家可利用比较优势,建立互补、 共赢的气候合作机制,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交流,注重吸收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经验,构建更加高效的气候合作平台。

(5)技术合作

2014年金砖国家专家组建立,旨在重要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及加强国际协调。2018年9月,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成立,金砖各国鼓励和支持建立其分支机构。2019年,第五届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成果文件《巴西利亚宣言》,明确了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职责范围,并就各方面合作达成共识。未来,金砖国家将加强与其他国际组织所属信息通信多边机制、论坛对接,关注技术标准制定,利用国际合作政策工具,追求知识横向水平扩散。

2. 外围议题

除上述中心议题外,金砖国家同样关注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税收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议题。

(1)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

金砖国家认识到教育对于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的战略重要性,并于2015年成立了金砖国家大学联盟。2018年金砖峰会上探讨的可持续性主题包括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经济”、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等,重申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关于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构建可持续发展纽带。未来,金砖国家将在不同领域开拓可持续发展的合作。

(2)税收

从2013年1月首次金砖国家税务局长会议揭开税务合作的序章,到2017年7月,金砖五国签署《金砖国家税务合作备忘录》,这是金砖国家税务合作的第一份机制性文件,标志着税收合作路线图逐渐明晰。五国达成多项共识,并承诺实施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加强主管当局间信息交换。未来,金砖五国在酝酿出台一揽子减税措施,以便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抢跑”。

(3)基础设施合作

基础设施是一个经济体实现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硬件支撑。2013年,《德班宣言》中多次提到基础建设的重要性。金砖国家在基础设施投资中所占比重接近全球基础设施投 资的一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两家新的国际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新开发银行主要致力于为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未来,金砖国家将加强多边框架来应对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通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来满足更大的投资需求。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金砖国家在经济、科教、文化、智库等领域建立了合作机制。需要正确把握金砖国家未来发展方向。金砖国家已建立多个经济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