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地质创新强担当——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强国行”专项行动实践探索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一融双高”发展路径,对标 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目标,构建“党建引领力-专业创新力-社会服务力”三力协同体系,深入推进“强国行”专项行动中的“党建联建质量提升行动”,形成具有地质学科特色的党建创新模式。
党建引领聚合力。一是始终坚持以学院党委为引领,构建“党委统筹-支部主导-党员协同”三级联动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服务社会新平台。二是将“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作为学院党委基层党建核心任务,通过制度保障、经费支持和项目孵化,推动支部与地质博物馆、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平台深度协同。三是建立“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资源对接会,推动支部与企事业单位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领域建立长效沟通机制,为“强国行”专项行动奠定坚实基础。
学科赋能强特色。一是立足地质学科特点、发挥支部人才优势,主动对接自治区地震局,联合成立“涠洲岛地震监测产学研基地”,在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深部构造环境探测、震害预测等领域项目上取得更深入的合作。二是聚焦资源保障,联合中国地震局开展地质灾害预警技术攻关,参与“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国家级课题研究,推动科研成果应用于地方防灾减灾实践,与广西地质调查院共建产学研基地,围绕关键金属资源勘探开发形成技术方案,助力区域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提升。三是创新产教融合,支部党员刘希军教授团队与智慧树平台合作开发“岩浆岩岩石学AI知识图谱”,将地质学科教学资源数字化,为校企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技术支撑;支部通过“万场报告话前沿”“双师课堂”等品牌活动,组织丁伟副教授等党员教师赴企事业单位开展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累计10余场,惠及超2000人次,以专业知识服务地方教育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
党委指导谋发展。一是坚持学院党委统筹部署,学院党委指导支部制定《地球科学学院“强国行”专项行动计划》,明确“全面建强战斗堡垒,强化‘双带头人’作用,服务高质量发展”目标。二是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依托“AI+教育”创新实验室,推动知识图谱、虚拟仿真技术与地质学科深度融合,计划未来建成覆盖全专业的智能教学资源库。三是深化与已合作单位的战略联动,与广西廉洁教育基地等单位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将廉政教育、民族团结等主题融入业务实践,在周渭祠廉政文化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强化党员“清廉育人”意识,形成“业务攻坚+廉政建设”双促进机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