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论文写红土 赤橙躬耕书振兴

发布时间:2025-04-08 10:01:59

      赣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党支部现有党员教师35人,其中博士33人,高级职称18人,国家级人才2人。中心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秉持“赤橙躬耕书振兴”的初心使命,以赣南是全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和脐橙种植面积世界第一的资源特色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为依托,围绕“党建引领、服务三农、科技赋能、育人成才”的总体思路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通过开展党建联建、提供教育服务、推动科技赋能、深化实践育人扎实开展“强国行”专项行动,取得一定成效: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等国家级荣誉,支部党员、中心负责人卢占军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省委书记尹弘亲切接见,尹弘书记对我们践行立德树人初心使命,厚植爱农情怀和实践教学育人模式改革创新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导《两肽护蔬》项目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获高教主赛道历史首金,实现了学校历史性突破;工作案例《脐橙产业“把脉”》《高质量推动党建与事业深度融合》《三橙三育书振兴》在光明报、科技日报、数字中国报道刊发。

3

中心党支部充分发挥了基层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双带头人”支部书记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脐橙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红土地上”,以实际行动答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时代之问”,实现了“以红育人、以橙兴农”的党建品牌建设。

党建联建、服务产业、兴果惠民

党建引领、共绘产业发展蓝图

以赣南脐橙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为依托,中心党支部与赣州市果业发展中心、各县市党委政府(含果业部门)、赣州市柑橘研究所、基层社区党组织、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建立党建联建关系,找准与地方特色脐橙产业发展需求的契合点,梳理脐橙生产环节的痛点和堵点,深度、精准、高效开展技术指导和社会服务;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脐橙产业发展政策、市场动态、技术创新等信息,为联建单位提供决策参考。

服务产业、守护赣南百姓“致富树”

支部党员分别组建了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控、采后深加工等全产业链团队,选派教授、博士送技下乡入园进企,为果技人员传授新技术,为果农解决产业问题,为政企单位因地制宜发展脐橙产业建言献策。选派30余名党员担任科技特派员、产业发展顾问、农博士等,开展果园技术指导220余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20余场,培训果农和科技人员2000余人次,检测项目12000余项;解决了脐橙新品种种植技术难题、化肥农药减施与提质增效难题、危险性病虫害绿色防控难题等。

4

科技赋能、聚焦学科、沾泥带土

科技赋能,科研攻关出成效

中心支部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擦亮了支部“以红育人、以橙兴农”的特色品牌。在支部引领带动下,党员组建科研团队,推动中心新增国家基金课题5 项,省部级课题17项,横向课题17项,总立项科研经费1036万元;授权发明专利15项,申请植物新品种3个,颁布实施地方标准1项;新增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4人,国家级科技小院6家,企业博士工作站3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赣南早’‘赣脐4号’等脐橙新品种实现了成果转化;创新了丘陵山地脐橙果园土壤培肥技术模式;研制了赣南脐橙黄龙病田间快速检测试剂盒;构建了脐橙生态安全技术体系,极大推动了脐橙产业与种植技术现代化进程,提高了产业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显特色

中心党支部构建形成了党建引领下的“产→学→研→教→创”脐橙卓越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抓专业、抓课程、抓教材、抓技术、抓实践、抓教师”的“六抓”举措,构建走进实际生产真实课堂的情境化协同育人模式,打造融人才培养、产业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于一体的脐橙卓越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心支部在教学中注重优质课程资源建设,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共6门,校级5门,其中党支部书记米兰芳讲授的江西省混合式一流课程《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被省教育厅推荐参加全国一流课程的申报,其教学改革荣获江西省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园艺学科范畴内信息技术与地方特色产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践》顺利通过考核验收;出版了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现代脐橙高效栽培技术》和校企合作教材《赣南脐橙生产实践指导教程》等5部。

实践育人、教育服务、以智增值

对标新农科,实践育人促真知

支部注重契合产业、行业、企业需求做文章,以人才培养链精准对接产业服务链,把课堂教室搬到山林果园、把实验室开进田间地头、把实训基地设在生产一线,让支部党员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展项目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为生产实践提供热气腾腾的“技术菜单”。指导学生在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获金奖4项,荣获全国生命科学竞赛奖项16项,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1项。脐橙现代产业学院招生智慧农业、电子信息、大数据应用等交叉学科专业194人,推动了特色园艺全产业链学科群建设。

立德树人,师生结对助成长

中心党支部老师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他们把园艺的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制定学生的培养计划,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依托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平台和省一流学科园艺学专业优势,通过推行科研导师制,发动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组、早进创新团队”,使高水平平台相互融合,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同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心理状态、生活常态、大学规划、人生规划等,发现问题苗头及时纠偏导正,从科研导师升级为成长导师。组织支部党员教师与学生开展博士面对面活动,通过身边榜样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通过组织教师开展研究生模拟面试活动,帮助通过研究生初试国家线的学生顺利考研上岸;此外老师们利用自己的同学和校友关系,积极为学生拓展就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等,保证学生顺利就业。

展望未来,支部将继续充分发挥团队的“头雁”效应,不断深化“强国行”专项行动,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引领赣南脐橙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论文写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红土地上”,以实际行动答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时代之问”。

责任编辑:米兰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科技论文写红土 赤橙躬耕书振兴。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