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马”党支部开展“靖西”边疆行:在感悟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中 助力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发布时间:2025-08-24 17:04:5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马”党支部党员教师组织“青马工程”班学生代表赴广西靖西市,开展了“民族同心 边疆共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们通过实地走访、参观博物馆、采访非遗传承人等方式,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在非遗文化的滋养里,感受民族团结的文化根基,将青春活力注入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之中。

图片8

溯源:靖西博物馆感知文化底蕴

抵达靖西市壮族博物馆后,师生团队对壮族织锦技艺、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铜鼓艺术等壮族文化艺术陈列进行了系统参观。透过参观这些极具民族特色的非遗文化专题展陈,苏金惠同学说:“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在这次的调研中我们深切领略到八桂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这次参观,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非遗文化绝非仅仅是沉睡在博物馆里的艺术瑰宝,更是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象征,同学们对非遗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认知。

图片9

觅汇:建筑群落中领悟团结密码

师生团队前往锦绣古镇,参观多民族建筑文化长廊,并开展了以“探寻多民族建筑交融密码”为主题的实地调研。在参观过程中,张蕊同学感叹道:“壮族干栏式建筑的穿斗结构巧妙融合苗族吊脚楼元素,汉族雕花稳稳托着侗族木梁。这些建筑就如同一部部鲜活生动的教材,让我们真切地理解了‘各民族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内涵。”建筑群无疑成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生动写照。

图片10

传承:绣球之乡解码非遗传承密码

师生团队走进被誉为“中国绣球之乡”的靖西旧州古镇,深入探访当地传统手工艺作坊。在参观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时,师生们近距离观摩非遗传承人精湛的绣球技艺。只见传承人手中针线飞舞,一针一线间绣出的精美纹样充满浓郁民族特色,令同学们大开眼界。这一场景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传统手工艺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价值,也引发了大家对非遗文化如何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传承的深度思考。

通过本次活动,“信马”党支部作为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师生继续发挥专业优势,让非遗文化真正“活”起来,为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力量。 

图片11

责任编辑:和帅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信马”党支部党员教师组织“青马工程”班学生代表赴广西靖西市开展“民族同心 边疆共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实践活动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