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技术先行-党支部携手广西交通运输系统魏炜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驰援果乐乡大会村救灾一线
近日,百色市靖西市果乐乡大会村因持续强降雨引发严重内涝,村庄被积水围困,道路中断、电力瘫痪,群众生活物资告急。在果乐乡党委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建造与低空技术学院基础设施三维数字孪生工程研究中心教师党支部积极响应,迅速组织党员教师与技术骨干,联合广西交通运输系统魏炜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及低空交通科创联盟成员单位广西南疆飞行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紧急调度无人机设备与救援物资,奔赴救灾一线。
在靖西市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党支部以“党建引领、技术赋能”为指导,依托“低空+数字孪生”技术优势,构建起“侦察—规划—运输”闭环救援体系,成功打通“空中+水路+地面”三路联动物资输送通道。
党员先锋+数字孪生:构建“一张图”应急指挥平台
面对“陆路中断、灾情不明”的困境,党支部党员教师率先投入侦察任务。广西交通运输系统魏炜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及低空交通科创联盟成员单位携2台小型工业级无人机迅速展开作业:一台对受灾的8个屯进行全域侦察,实时回传画面至临时指挥中心;另一台进行航摄影像采集,通过专业建模软件快速生成高分辨率三维全景模型,构建数字孪生底座。
在此基础上,党支部牵头搭建“一张图”应急指挥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对“空水陆”三路运输路径的精准规划与可视化调度。指挥人员、无人机操控手与受灾群众均可通过平台实时查看物资集散点、运输路线与进度,极大提升了协同救援效率。
果乐乡应急指挥人员表示:“这个平台让灾情一目了然,连哪户附近有高地适合设点都清晰可见,为我们决策提供了精准依据。”


“一张图”应急指挥数字孪生平台

联动团队在现场临时指挥中心通过“一张图”应急指挥数字孪生平台进行高效沟通
中大型无人机高效吊运:低空技术彰显实战价值
在“一张图”应急指挥数字孪生平台规划的航线指引下,联动团队投入数台中大型吊运无人机,开启 “空中物资快递” 模式。
吊运过程中,无人机的高效与便捷展现得淋漓尽致:如从物资派发起点(物资转运点1)到物资转运点2,直线距离 280米,无人机仅需 1.5 分钟就能完成一次往返,单次可运送救援物资35~50公斤,较水运方式大大提高了效率。
果乐乡人民政府副乡长黎振锋介绍,相比于前几日的“水路+地面”方式,此次新增无人机吊运跨越积水障碍,与地面、水运队伍形成分段转运的协同模式,救援力量得以更快的速度深入围困村庄。


吊运无人机通过空运方式运送救援物资

水运方式运送救援物资与过往人员

参与此次行动的部分成员合影
党建引领+公益初心:技术为民筑牢救灾防线
本次救援行动中,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联合广西交通运输系统魏炜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以及低空交通科创联盟成员单位,秉持“技术为民、公益先行”的初心,无偿提供无人机设备、技术人员与全程作业服务。所有三维模型、航拍数据均无偿移交地方政府,用于灾情评估与重建规划。
“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我们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技术创新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党支部书记魏炜表示,此次救援充分验证了“低空+数字孪生”技术在应急实战中的价值。未来,党支部将继续携手广西交通运输系统魏炜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以及低空交通科创联盟成员单位,深化“低空技术+应急救援”研发,让无人机成为守护民生的“空中卫士”,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