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支部建设成为引领学科建设的强大引擎

2020-04-14 11:28:38 张学亮

                    让支部建设成为引领学科建设的强大引擎

(一)以增强党支部教师党员归属感为切入点,创新党支部组织活动方式方法,把党支部建成党员之家、教师之家,在增强支部凝聚力中优化设置科研团队,针对学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参与组织活动既是党员应尽的义务,也是对党员进行教育和再教育的重要形式。面对学校快速发展,面对学院学科建设面临的挑战,第二党支部向支部全体党员提出了新的政治任务以适应学校的发展。为此,第二支部结合学校办学层次争一流和学院学科建设上水平的新要求,创新党支部组织活动方式方法,以增强党支部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抓手,促进支部成员增强对党支部的归属感。

一是严格落实常规性的组织活动。常规性的组织活动是党支部归属感生成的基本要求。如“三会一课”、“两学一做”等常规性活动,使党员不折不扣的接受常规性的党性教育,教育支部教师党员联系自身实际,从学校和学院长远发展着眼,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提升自身教学科研能力和学历层次,以此为学院学科建设提供学历和成果支撑。

二是丰富日常性的组织活动。日常性的组织活动是密切支部党员之间,支部党员与普通教师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党支部归属感生成的关键要求,如支部利用集体备课、下乡调研、互相听课评课、科研申报辅助等活动,通过发挥党支部的组织力、动员力和引领力,以此提升教师教学科研凝聚力和竞争力,在优化设置科研团队中为学科建设夯实能力基础。

(二)以增强党支部教师党员责任感为着力点,发挥支部优秀教师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联系师生,推动支部党员教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为学院学科建设夯实硬实力。教学质量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工作重心在基层,关键在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结合我院申请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的任务需要。第二党支部紧紧围绕学院这一中心工作,通过党支部会议讲清申请硕士学位点对学院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形成思想共识,组织教师党员围绕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开展研讨、申报课题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形成了“一带头、两提升、双结合、”的工作机制。

一带头,即将学术骨干培养成支部活动带头人,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要带头参加思政课教学比赛、教学改革、课题申报等,如2019年,第二支部书记张学亮同志参加全区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得二等奖,积极发挥支部委员的带头作用。

两提升,一是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以提升学生获得感为立足点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真心爱上思政课。二是提升新晋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针对新晋教师,充分发挥老党员、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新晋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尽快提高。

双结合,即个人科研结合学科发展总体思路,针对学科建设需要,凝练和聚焦科研方面,形成教学科研团队,汇聚合力,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支部建设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将党支部建立在相关学科上。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主要课程,分别设置党支部。如第二党支部主要承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这样就使得学科建设与党的建设相得益彰。

(三)以增强党支部教师党员获得感为落脚点,在学术氛围营造,科学研究方向、团队协同合作、学术视野拓展、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发挥学科建设在党支部建设中的能动反作用,以更强获得感推动支部党建工作。学科建设是实功,要靠实实在在的业绩说话;党的建设是“虚功”,虚功需要实做,只有拿出实实在在的业绩,才能体验到获得感。进而实现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的双赢。针对学院学科建设大局,党支部服务服从于学院学科建设大局,鼓励教师党员开展科研攻关,发挥支部老党员传、帮、带的作用。针对学术科研骨干,主动向他们压担子、提要求、交任务,同时,力所能及的为他们提供和争取教学科研所需的场所、经费和精力保障,帮助他们早出成果、出优质成果。

责任编辑:王春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让支部建设成为引领学科建设的强大引擎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