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第六期“和园论坛”学术沙龙活动顺利举办

2022-08-28 19:53:29 何海娟

6月8日晚,文学院第六期“和园论坛”学术沙龙在文综楼1106举行。此次学术沙龙的主题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案例分析”,由何霜教授、梁敢教授、盘美花副教授、卢勇斌副教授、黄静露副教授担任指导老师,文学院院长叶君教授、副院长何山燕副教授,民语教研室韦树关教授、蒙元耀教授担任点评嘉宾,学院黄平文教授以及文学院、传媒学院的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活动。论坛由2021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黄恬和陶柯杏主持。

IMG_2859

论坛现场

6位主讲人分别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2021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陶柯杏从语言接触的视角,通过语言接触的背景及其条件、语料实例分析等方面介绍了西林地区汉语和苗语的接触情况对苗语名词短语的影响,并认为要想在民族地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政策,攻克民族语言壁垒势在必行。2019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符健彬基于语言对比的研究方法,从武鸣壮语和葵阳话的“哪”系疑问代词词性的共性和个性进行分析,认为武鸣壮语和葵阳话的“哪”系疑问代词共性多,差异少。2020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唐迷基于语言类型学的理论,从句法和语义层面探讨龙山土家语致使结构的形式类型和致使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2020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马利国通过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汉语和东乡语的黑白语义关系,认为社会文化因素是汉、东乡两种语言“黑”“白”语义产生差异的主要原。2021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黄恬从句法对比分析的角度,分析壮语和汉语差比句的共性及个性,并认为古代汉语的差比表达与壮语有一定的相同之处,而壮语差比句的变化与汉语的影响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2019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黄诗怡从语音的角度,分析了暗冲话复辅音的存留及演变,认为勉语暗冲话复辅音声母的演变与自然音变、语言接触、民族自守心理有关。

老师们分别提出点评意见。蒙元耀教授首先肯定了同学们的表现,认为同学们的发言各有特色,并鼓励同学们在做语言研究时,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语言优势,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民族语言进行研究,要有广阔的研究视野。同时他建议同学们要结合自己的学术兴趣,沿着一个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研究。韦树关教授对同学们所做的分享表示肯定,认为同学们都能够运用第一手材料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此外他还认为本期论坛同学们的研究涉及的语言种类多,语言材料丰富,研究角度多样,能更好地开拓我们的研究视野。黄平文教授认为同学们的语言功底都很扎实,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在做研究时能吸收现代语言学理论的精髓,更好地捕抓到研究视角。康忠德教授建议同学们在做语言调查涉及过渡层次问题时,要考虑好如何才能更加科学的描写语言实际的使用情况,而不是一刀切。何山燕副教授认为语言科学讲究实质和逻辑,在做语言研究时应注意科学性,不能破坏语言基本规则。同时她建议同学们在研究深度上多下功夫,挖掘语言的本来面貌和更深层次的内涵。叶君教授肯定了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并表示“和园论坛”创建的初衷就是营造学习的氛围,锻炼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希望同学们都能踊跃参与进来,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IMG_3093

活动合照

最后,学院院长叶君教授为本期指导老师颁发感谢状,卢勇斌副教授为点评嘉宾颁发感谢状,何山燕副院长为主讲人颁发奖状。何霜教授与下一期的论坛嘉宾叶君教授交接“和园杯”,寓意“和园论坛”继往开来、蹇续传承。至此,第六期“和园论坛”学术沙龙活动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谭霁怡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6月8日晚,文学院第六期“和园论坛”学术沙龙在文综楼1106举行。此次学术沙龙的主题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