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毛主席诗词学党史《清平乐 · 会昌》

2021-05-21 10:18:09 天师学工 聂桢海

广西民族大学党史学习教育.jpg




毛泽东主席的诗作立意高远,豪放大气,文采飞扬,具有其独特鲜明的风格。文章之势是文章之外的功夫,是作者的胸中之气、行事之势。势是不能强造假为的,得有大思想、真城府。劳其心,履其险,砺其志,成其业,然后发之为文这些在毛主席的诗词文章中处处可见,这是作者全身心投入革命事业的结晶。

本期,我们一起重温毛主席的《清平乐·会昌》,重温毛泽东同志在诗文中革命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与鸿鹄之志,体会他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情义。





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出。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写作背景


1933年夏蒋介石亲自策划了第五次“围剿”。当时,由于博古为代表的中央临时政府推行“左”倾政治和军事策略,反对排斥毛泽东的正确领导,采取了“主动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进攻路线。导致19344月底,广昌失守,国民党军队占领了中央根据地北大门,并继续向前推进。红军损失惨重,根据地的面积缩小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首词作于19347月,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党内军内已无发言权,但他并不气馁,调整心态,坚持自己的观点。1931年到1934年的那些日子里,他埋头于做调查研究、读书、向中央提建议,而不是“赋闲”。“踏遍青山人未老”就是他的这种精神的艺术写照。

党史知识

会昌

县名,在江西省东南部,东连福建省,南经寻乌县通广东省。1929年,毛泽东为开辟赣南根据地,率领红军到过会昌,以后又常途经和居住在这里。这首词是1934年夏天作者在中共粵赣省委所在地会昌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时所作。

第五次反“围剿”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是指从1933925日开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反对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的战役。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南部、福建省西部地区,反击国民党军50万兵力“围剿”中央苏区的战役。1933925日至193410月间,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这时,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拒不接受毛泽东的正确建议,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经过一年苦战,终未取得反“围剿”的胜利。最后于193410月仓促命令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退出根据地。此战是我军战史上第一次重大的军事失败,其根本原因是战略指导上的失误,中央苏区军民全力以赴,为保卫苏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代价,给予国民党军大量杀伤。但由于中共中央实行错误的军事战略和作战原则,使这次反“围剿”作战始终处于被动,以致在红军遭到严重削弱、中央苏区大部丧失的情况下,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责任编辑:聂桢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我们一起重温毛主席的《清平乐·会昌》,重温毛泽东同志在诗文中革命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与鸿鹄之志。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