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经典、锤炼党性(二)

2021-03-03 10:15:44

为不断提高党员的个人修养,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能力。政管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党员同志在2021年寒假期间坚持学习,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培养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读书是一个长期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因此,政管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在寒假期间组织开展了“读一本好书”系列活动,鼓励同学们要加强读书学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支部党员同志们积极响应,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写下读后感。

01.韦师微

阅读书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 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了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生活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该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在读这本书时,我感觉自己就生活在海伦的身边,看着她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此初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以下这个片段:

我的心充满了人和物的形象,我的眼睛绝不轻易放过一件小事,她争取密切关注她所看到的每一个事物。有些景象令人愉快,使人陶醉,但有些则是极其凄凉,令人伤感。对于后者,我绝不闭上我的双眼,因为它们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它们面前闭上眼睛,就等于关闭了心房,关闭了思想。

在海伦的这些话中,我明白,人要懂得去珍惜眼前那些美好的事物。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双手去造就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如果不努力,安于现状,就等于自我放弃。

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令我受益非浅。回想从前的自己游手好闲,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和双手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对拥有的东西,却不知珍惜,也不懂得好好把握,没有充分利用多余的时间去多读几本书多为家人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没有在中学里好好学习。我知道一切都不会再回到从前,如今能做到的就是好好珍惜眼前,多学一些本领,努力实现自己想成为一名优秀、合格教师的梦想。海伦凭着一颗坚强的心,最终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残志不残。而我自己呢,拥有四肢健全的良好条件,却没有充分的毅力,海伦·凯勒《给我三天光明》我最大的感悟就是:

一、知识给人带来爱,带来光明,带来智慧,知识非常重要!在学习过程当中,能让人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好的思想品德好的思维能力,随着知识的日益增长,你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二、实践是人的生存基础。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首先满足吃、住、穿等基本物质需要,为了生存和生活,我们必须要通过时间去探索和学习,我们想要得到的事物。

三、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去做一些有利于人和社会的事。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一个有用之人。

四、要有积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坚强的面对一切困难,人生没有一帆风顺,但是在困难面前要积极乐观坚强的面对,只要努力付出一定会有所收获。

02.钟锦菊

阅读书籍:《活着》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以及他的家庭不断经受着的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活着》这本书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生命。主人公福贵在经历了无法想象的诸多打击后依然能够坚强的活着,甚至完全不知道活下去到底是为了什么,而这却又恰恰是生命的本能,生,是一种本能,无关环境,无关信仰,无关追求。哪怕这个世界让你绝望,让你心灰意冷,依然要顽强的活着。这就是生命的本质,是最真实的对生的信念。

《活着》采用第一人称,以主人公福贵平淡的语气讲述了他坎坷的一生以及身边人的命运。旧社会地主家庭出身,年轻时的福贵,吃喝嫖赌,财阀家的败家公子。新中国成立后,家道中落。父亲气极猝死,母亲念儿而死,战友中弹身亡,儿子抽血夭折,闺女难产而死,妻子抱病而终,女婿工伤致命,外孙吃豆噎死。在他的身边,所有他倾注了情感的人,都离他而去。福贵一家是当时整个社会的缩影。

整本书最为打动人心的是福贵,就像一个讲故事的人,把自己一生中所有的眼泪和幸福,绝望和希望,死亡和新生一字一句的诉说出来,又仿佛他是在讲另外一个人的故事,否则怎么可以这样平静淡然的回忆生命的悲欢,故事的讲述就像完成了一次人生的总结,就像一次悲喜剧的谢幕,忍受了生命的一切悲欢,赶着那头叫福贵的老牛,奔向夕阳的尽头,细数着日子,一天一天的过下去,如今的福贵就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继续细水长流的点滴。

《活着》里面有一句话非常触动我,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真的没有了,生命无价是用金钱买不了了的,人生无常,悲欢离合。在每个离别的路口,我们只能目送着一个又一个的背影,重重叠叠的留恋不舍载满了无穷的牵挂和祝福。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度觉得主人公实在是太过悲惨,亲人一个又一个都离开了自己,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但是读完后,一个问题发人深省,活着,需要理由吗?我一度认为人活着就是有理想、有追求,如果没有追求或者理想人生有什么意义呢?但是,读完《活着》,我才明白,活着,可能仅仅只是为了活着,是一种生存的本能,是对生命的尊重。当你失去了一切,你会发现,你还有你的生命,你的生活还在继续,你的生命,这是别人无法夺走的。

活着到底是什么?是为了什么而活着?福贵的人生告诉我们活着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为了那些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种胜利。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生活从未对谁善良过,谁也不曾轻松过。我们之所以勇敢、坚强的去坚持,那是因为我们心中强大的信仰,是因为那些一次次温暖你、爱你的人。唯有努力,唯有奋斗,唯有强大起来,才不负活着。

03.黄善

阅读书籍:《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初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只能片面的理解字面的意思,没有亲身经历,或许很难去理解书中更深的含义。书中记述了40多年前,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从中也读出了在青年时期,习总书记就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思想与精神。

习近平在梁家河村不到两年时间内,就为村里办沼气、办铁业社、办磨坊、种烤烟、办代销店,打井、搞河桥治理、打5大块坝地等,为人民的生产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提现了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一心只想着如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何让老百姓脱贫致富,这样的爱民为民的情怀,孕育了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整日无所事事、碌碌无为的人来说,两年时间很漫长,但若想在两年内做出这么多大事实事,两年时间又实在太短。青年习近平一直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儿子,励志着终身在这黄土地上为人民建造出伟业。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他为什么反复强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什么要求“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为什么勉励当代青年“让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只有在短暂的青春里诠释生命的意义,青春才会更美好。我们青年人,青年大学生,青年党员,只有把青春植根在祖国大地,始终牢记自己从群众中来的身份,始终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儿子,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自己的天职,才能将有限的生命做到无限的意义。青年有理想,国家才能有希望,青年有信念,民族理想才能实现。七年的知青岁月将青年习近平于黄土高原和基层百姓深深融合到了一起,他在大学毕业后果,选择走向穷困人民、走进基层百姓,选择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楷模和榜样。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我们,即将走向社会,将面临着众多的抉择,但我坚信,只要走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路,走上坚持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道路,就是一次有深刻意义的选择。

身为大学生党员应该学习青年时期习总书记身上那种如饥似渴读书、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和勇于担当的品格风范,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对于我来说本书意义非凡,它是当代青年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丰碑,同时是当代青年人绽放青春光芒的党史宝典。


责任编辑:陈玉香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读书是一个长期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