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提高党员的个人修养,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能力。政管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党员同志在2021年寒假期间坚持学习,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培养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读书是一个长期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因此,政管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在寒假期间组织开展了“读一本好书”系列活动,鼓励同学们要加强读书学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支部党员同志们积极响应,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写下读后感。
01.刘鹏
阅读书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
以下是我通过阅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得到的几点体会: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旗帜就是方向,方向错了,南辕北辙。对一个国家而言,主义就是一面旗帜。而一个国家要选择什么样的主义,关键是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启了近现代历程,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经过毛泽东到胡锦涛等前几代中国领导人的努力,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了坚实基础。随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事实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总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二、我国将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将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方面,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社会主义文化有了长足的进步;另一方面,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种种情况表明,我国仍将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我们党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使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成为一个日益繁荣富强的国家。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党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取得成功。
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夙愿与共同追求。对个人而言,梦想是人活着、奋斗着的重要精神动力。中国梦是在我们党长期执政、我国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背景下,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和矛盾冲突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具有深深的时代烙印,饱含鲜明的时代特色。我国要立足世界之林,就必须确立自己的理想追求、建构自己的远大梦想。有了自己的梦想,才能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辉煌。
02.罗文颖
阅读书籍:《活着》
《活着》作为一部现代主义小说,主要以福贵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他生活在那个纷乱特殊的年代,起伏跌宕、经历命运折磨,却依旧平静活着的一生。
福贵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动荡,如解放后的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等,我们从中都可以了解到那个社会的时代变迁。而这期间,福贵也经历了与每个亲人、朋友的悲欢离合:年轻时吃喝嫖赌,输掉家产导致父亲气极猝死;被国民党抓壮丁打仗,母亲在病中念儿而死;县长的老婆生孩子大出血,儿子在献血时被一不负责任的大夫抽血过量致死;后来发现县长竟是福贵的朋友春生,而春生在后来的文革中悬梁自尽;女儿虽然嫁给了一个好丈夫,却死于产后大出血;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后来也离开了人世;几年后,二喜在一次事故中惨死,只剩下福贵与外孙苦根相依为命。但是外孙苦根居然一次意外中,因为吃豆子撑死。福贵先后失去了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并亲手埋葬了一个个亲人。最后,在经历了那么多苦难之后,福贵他学会了坚强地面对命运,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孤独的他买了一头要被宰杀的老水牛,也给它取名叫“福贵”,选择了一个人平静地生活下去。
或许有人认为这部小说过于沉重、有些消极了,可能会让读者产生负面的情绪。确实,这部小说是一部从头到尾的悲剧。主人公福贵的一生是悲惨的,他的亲人一个个的离他而去,每当以为能平淡的生活时,命运的不幸便接踵而来。似乎活着就是不断承受痛苦,仅仅是为了活下去而已。
我认为并不是这样的,小说中福贵的一生是不幸的,经历了种种苦难之后,在剩下的日子里只能与老牛为伴,寄托着自己对亲人的怀念。但是尽管不幸发生在自己身上,他却从未放弃,以乐观的态度,对苦难承受的能力积极地去面对。即使是在绝境面前他依旧劝解朋友要坚强地活着,失去亲人孤独终老的他也没有怨恨命运的不公,而是庆幸自己曾经有过贤惠的妻子、懂事的孩子,短暂却平淡幸福的日子。
作者余华在书中写道:“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 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虽然充满了苦难,但路还得走下去。虽然,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无法预料它的发生,也没有办法去改变什么,但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负责,勇于面对,敢于担当。
这本书读起来可能会让人感觉到一些时代的压抑感,但更多的是让我们看到一个人面对命运的折磨时,忍耐的限度有多大。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但也并非不可想象的恶劣。当我们处于逆境或低谷难以忍受时,或许了解一下福贵的经历,永远别轻言放弃。虽然生活不易,但希望我们面对生活时,能够永远有一颗感恩知足、积极乐观的心。
03.严亿汕
阅读书籍:《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
《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是沙希利·浦洛基教授所著,并于2018年11月获得了英国顶尖的非虚构文学奖贝利·吉福德奖。该书作者沙希利·浦洛基通过亲身涉险奔赴切尔诺贝利实地调研,根据许多重要的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用28万字的笔力,全景式再现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背景、起因、过程、后续及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造成的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全书涉及人物400余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那些被卷入核灾难的面孔被一一描绘,那些响亮或微弱的声音被一一记录。这本书以真实事件--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为背景,作者叙事的架构非常宏大,没有从1986年4月26日的灾难开始记录,而是把开篇提到了两个月前的全国党代会,五千人聚集莫斯科讨论未来5年的发展路线,让读者在今后读到每个章节时能有对应的大局观。切尔诺贝利事故被称作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站事故,临近该核电站的普里皮亚季城因核放射的巨大伤害而被废弃。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科技悲剧,其带来的伤害据说影响有九百年之久,具体死伤人数没有官方统计数据。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所释放的核辐射量总计5000万居里,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所释放的核辐射量的500倍。当时日本核事故给日本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可想而知切尔诺贝利更甚。出现这种灾难性的后果,只仅仅是核反应堆不足5%的核燃料外泄。它最初包含了超过113千克的浓缩铀,这些浓缩铀足够污染和毁灭大半个欧洲。作者笔下的人物中,有不少都经历了命运的悲剧。有爆炸后率领消防员进去灭火的队长,有在明知地下水已经被严重污染的情况下,三位操作人员也应征作为潜水员去水下打开阀门,还有无数军人被征召作为辐射地区的清理工,用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代价去进行工程作业。其中事故发生后去往现场的一位科学家让我印象深刻,在大家争执要不要通知民众撤离的时候,他用手按住胸口恳请权力者能撤离群众;在各国指责苏联封闭消息的时候,他在国际会议上开诚布公地介绍了这次事件始末和反思,挽回了舆论的胜利;他开始关注源头质疑石墨设计的缺陷,却被其他科学家们视为叛徒,最后应得的勋章荣誉都被取消掉,在病痛与绝望中自杀身亡。
在书中,我切身体会到了生命的张力与韧性和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事故的亲历者历经磨难却生生不息。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反省灾难所带给人类的血淋淋的教训。切尔诺贝利事件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苏联政府因偷工减料而在设计核反应堆时产生缺陷、操作人员为利益而发出错误指令、各高官为推卸责任而谎报实情...都是灾难发生的万恶之源,或许,比灾难本身更可怕的是人心叵测。我们回顾历史,挖掘人性,更是为了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罗曼·罗兰曾说过:“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们在书中看到了这个充满极端与未知的地方,这个现代科技发展所造就的戏剧世界。但我们也应该相信在浩劫面前渺小的人类依旧会顽强地砥砺前行。因为我们,不忘英雄,望未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