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强根基 科技赋能强国行 ——教师党支部“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以创新实践护航春耕生产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2025年春耕期间,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以“强国行”专项行动为抓手,组织产业科技先锋队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品种创新、技术攻坚、多元服务“三链协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攥紧“农业芯片” 筑牢增产根基
党支部组建产业科技先锋队赴贺州市6个乡镇12个村开展玉米单产提升播种技术指导5次,覆盖200多名种植户,为玉米高产打下坚实基础。在横州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题培训精准赋能50名新型农民,学员通过“理论+实操”掌握核心种植技术。支部党员自主选育的玉米品种“庆红509”连续3年(2023年-2025年)入选广西农业主导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百万亩。该品种以适应性广、优质高产特性著称,被列为广西主推的10个玉米品种之一,为区域粮食安全提供了品种支撑。此外,有4个玉米新品种通过2025年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初审公示。
支部党员梁庆平赴横州市为高素质农民培训班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题课程培训
先锋攻坚破难题 下沉服务惠民生
支部书记姜建军充分发挥“双带头人”作用,带领团队破解特色水果产业痛点。一方面,先后赴北海、钦州等地开展3轮特色水果病虫害防治指导,为5家企业和农户定制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赴广西桂洁农业公司开展柑橘病虫害防治培训,切实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
支部书记姜建军赴钦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诚众东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百香果产业病虫害调研及防控指导
立体服务织密网 协同创新见实效
积极拓展服务维度,构建“政企校”联动服务体系。支部党员为全区95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讲授《作物生产技术》课程;为忻城县驻村工作队开展甘蔗水稻高产栽培培训,惠及50名基层干部。18名师生党员深入南宁市陈西村开展科普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互动讲解、技术演示等形式服务200余名群众,将农业科技知识融入乡风文明建设。
据统计,“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今年累计开展技术指导15次、培训授课5场、科普活动1次,服务群众超800人次,足迹遍布6市12县区。支部书记姜建军表示:“作为‘双带头人’党支部,我们将持续深化‘强国行’品牌建设,以科技创新为犁,以党建红色力量为舵,在乡村振兴主战场书写高校担当!”
此次系列行动彰显了我校农业工程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以党建促发展的实践成效,为构建“高校—地方—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提供了鲜活样本,获地方政府与农户高度评价。下一步,支部将加速推进初审品种的审定落地与示范推广,同时深化“政企协同”模式,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