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行”科技翅膀飞入茉莉花乡 无人机+农技培训赋能产业升级
7月13日,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的带领下,一支充满活力的“三下乡”实践队伍走进了横州市石井村,带来了一场无人机+农技赋能的主题实践活动,用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农业科技,为石井村的“致富花”——茉莉花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芬芳四溢的茉莉花种植基地,广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的科技服务直接开到了地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特色水果病虫害防治岗位功能专家、“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负责人姜建军,指着叶片上的蛛丝马迹、花朵里的细小虫害,用最通俗的语言向围拢的农户们讲解如何识别茉莉花常见的“敌人”——花蕾螟、红蜘蛛、叶斑病和白绢病,结合石井村茉莉田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对症下药”的精准方案,教农户们如何省钱又高效地喷药。
姜建军为农户详细讲解茉莉花常见病虫害防治知识
与此同时,农技专家方金达老师更是蹲在花丛边,抓起一把泥土,大声传授着茉莉花“科学吃饭”的诀窍。“施肥不是越多越好,要巧!”他用农户听得懂的大白话,讲解如何根据季节和花的生长状态调整肥料,降低成本。这种“泥巴地里”的现场教学,让农户们听得津津有味,问题一个接一个,纷纷表示:“专家讲得明白,我们学得实在!”
给种植户赠送肥料并讲解茉莉花科学用肥
与此同时,团队聚焦无人机应用技能培训,带领农户近距离了解无人机技能,让科技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在培训现场,团队成员化身耐心的“科技教练”利用Mavic 3多光谱版无人机进行手把手教学,从安全起飞降落、规划飞行路线,到如何操作设备采集田地信息,每一步都细致讲解、反复示范。农户们热情高涨,争相上手尝试操作,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立刻提问,现场互动热烈。让农户亲手了解并进一步掌握无人机的基本操作,是“强国行”赋能的关键一步,为他们未来独立应用这项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Mavic 3多光谱版无人机实操现场
培训结束,“三下乡”团队负责人操控无人机迅速升空,高效覆盖大片花田,利用其特殊的“眼睛”——多光谱功能,给茉莉花田做了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
无人机凭借高空视角和精准感知能力,高效识别出人工难以发现的细微生长差异,例如局部区域植株长势偏弱等问题。采集的海量数据经团队快速分析,生成了直观的“花田生长态势图”。该图清晰标示出需重点防控病虫害的区域、亟需补充养分的区块以及可能缺水的地块,为后续精准施肥、定向施药和科学灌溉提供了明确的数据支撑和操作指引。此举有效助力农户转变依赖经验、“大水漫灌”式的传统管理模式,迈向数据驱动、精准高效的现代农业管理方式。本次行动成功完成了50亩核心示范区的精细化数据采集与深度分析工作。
“强国行”团队负责人表示:“无人机和精准农业技术,是推动茉莉花产业现代化、提升竞争力的‘金钥匙’。”此次活动,不仅传授了病虫害防治和科学施肥的实用农技,更成功将无人机技术引入石井村,让农户亲身体验这一“利器”。这双重赋能,旨在显著提升茉莉花的生产效率和品质,降低成本,推动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未来,“强国行”团队将持续深耕,一方面深化无人机等技术在茉莉花产业链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探索科技与茉莉花文旅的融合创新,为石井村的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更智慧的科技动力,让古老的茉莉花香,在新时代科技的滋养下,飘得更远、更持久。
团队人员与农户合影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