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强国行“成果展示”】 党建引领绘就同心圆 四个聚焦奏响奋进曲

发布时间:2025-05-08 11:57:58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工党支部是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支部现有党员15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9人。自入选“强国行”专项行动计划以来,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着力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不断强化样板支部和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巩固深化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效应和创优成果,在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等方面谱写了新篇章。

一、聚焦融合创新,推动党建联建,打造示范样板“新引擎”

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多领域、深层次的融合模式,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形成共促共建共享共学的强大合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强化校地共联共建,探索党建引领社工服务与基层治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方向标。开展“强国行”专项行动计划以来,支部与桂林市委社会工作部开展校地共联共建合作洽谈,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校地协同育人模式机制的强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合作共识;联合桂林市残疾人联合会、市聋人协会、市肢残人协会、市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市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开展“贡献高校力量,共创包容且可持续的未来”纪念第三十三个国际残疾人日及第三十九个国际志愿者日活动,为学院帮帮“盲”志愿服务队、为爱呐“罕”志愿服务队、小“视”界志愿服务队等10支共建助残志愿服务团队授旗,并与桂林市残疾人协会、桂林市智力残疾人协会共建爱心助残单位,持续深化各方助残志愿服务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搭建联动服务平台,助推学院、学校及桂林市助残志愿服务建设纵深发展;与桂林市民政局、雁山区委社会工作部、雁山区民政局、雁山区团委、良丰街道办、雁山区良丰农场社区、桂林市星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单位共同开展“传承雷锋精神 共筑美好社区”活动,推动志愿服务活动与专业教育、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1.与桂林社工部洽谈

与桂林社工部洽谈

2.“传承雷锋精神 共筑美好社区”活动

“传承雷锋精神 共筑美好社区”活动

3-1“贡献高校力量,共创包容且可持续的未来”纪念第三十三个国际残疾人日及第三十九个国际志愿者日活动

“贡献高校力量,共创包容且可持续的未来”纪念第三十三个国际残疾人日及第三十九个国际志愿者日活动

强化校内跨部门、跨领域联建共学,共谋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新路径。支部以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积极与院内院外党支部开展联学联建,并邀请专家学者、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围绕谋划学科建设,锻造先锋队伍,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开展研讨交流。2024年9月联合党政教工党支部开展“全面深化改革 建设教育强国”主题党日活动,2024年11月开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重要指示,共谋社会工作实践研究型人才培养新路径”主题党日活动,并邀请学院党委主要负责人、学院行政主要负责人、学校社科处主要负责人参加。

开展“全面深化改革 建设教育强国”主题党日活动

开展“全面深化改革 建设教育强国”主题党日活动

开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重要指示,共谋社会工作实践研究型人才培养新路径”主题党日活动

开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重要指示,共谋社会工作实践研究型人才培养新路径”主题党日活动

二、聚焦党建赋能,优化教育服务,构建人才培养“优质圈”

围绕教育强国、教育强区建设,立足广西教育事业发展需求支部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人才优势,发挥好党员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为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推动广西社会工作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人才高质量培养。依托“周二下午茶”党建工作品牌、“望道微课”理论宣讲活动、木兰讲堂、女大学生成长计划之“女性礼赞”“经典名篇师生共读”活动等平台,支部党员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和理论学习持续深化思想政治引领和文化育人功能,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撑。支部书记作为广西师范大学女性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坚持宣讲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持续关注女大学生的发展,为广西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2024年,支部党员指导研究生积极参加第四届“全国MSW研究生案例大赛,案例分别成功入选四十强案例和百强案例,在提升和培养社会工作研究生实务实践能力方面取得新成果。

6-4支部副书记覃琮老师主讲望道微课理论宣讲

支部副书记覃琮老师主讲望道微课理论宣讲

铸就专业领域标杆,贡献学科行业发展力量。

2024年12月,支部何乃柱、王波两位骨干党员教师入选广西首批社会工作专业带头人,他们不忘初心坚持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团队深入社区、学校、农村等地开展调查研究和服务工作,开展了大量助残、助孤、助童、救灾公益活动,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帮助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他们还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推动区域社会工作发展,其研究成果和调研报告为推动社会工作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支部何乃柱、王波两位骨干党员教师入选广西首批社会工作专业带头人

支部何乃柱、王波两位骨干党员教师入选广西首批社会工作专业带头人

总结凝练党建工作经验,分享组织建设成效。支部及时总结党建工作成效,以专题党课讲授、政策理论宣讲、培训会等方式,分享在党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其他高校提供有益借鉴。自入选“强国行”专项行动以来,支部书记先后受邀参加“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培训班、广西高校党建研讨活动、桂林学院“党建引领业务发展,双融双促育人实践”专题交流讲座以及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基层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并做专题分享。

9-3支部书记蔡慧玲老师应邀参加桂林学院“党建引领业务发展,双融双促育人实践”专题交流讲座

支部书记蔡慧玲老师应邀参加桂林学院“党建引领业务发展,双融双促育人实践”专题交流讲座

支部书记为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基层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做专题分享

支部书记为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基层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做专题分享

三、聚焦产教融合,围绕科技赋能,推动区域发展“赋能篇”

助力强国建设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支部围绕新时代教育的大科技观、大人才观,发挥自身科研和智库优势,积极推进高校优势专业学科和校地融合发展

依托乡村振兴服务站,深耕四大领域专业服务支部依托2023年在桂林市资源县中峰镇社岭村成立的广西师范大学首个乡村振兴社会工作服务站,持续开展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关爱、农村社区治理等四大场域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支部还重点打造了“青橄榄公益”社会服务项目,该项目为学校边疆社会工作、边疆基层治理学科方向的重要成果,荣获2024年广西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道铜奖。

持续加强有组织科研,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资源。2020年来党支部成立科研团队3个,积极承担课程合计40余门,获评本科课堂优秀奖4人,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广西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立项1项。支部党员主持或参与省级或校级教改项目1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11项、省厅级项目立项25项,发表高水平学术CSSCI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5部。党员组织学生开展社工菁华论坛、渔人社会工作论坛、专题田野调查等100场次。支部党员积极参与并指导学生投身科学研究,2024年指导学生发表论文16篇,并指导学生参加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中国式现代化与新阶段社会工作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等国内重要学术会议。支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引领作用,先后2024 年广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业务培训班(第五期)培训班以及桂林市政府妇儿工委主办的2024年实施“两纲”“两规划”业务培训班就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工作进行专题授课,为区域社会工作人才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贡献力量此外,支部重视与其他学术性、专业性社会组织交流研讨,与广西儒学学会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交流,未来双方加强实质性的合作,共同助力双一流大学建设、桂林世界旅游城市建设和壮美广西的建设与发展。

14-3支部教师参加第六届全国民族社会工作学术研讨会并作报告

支部教师参加第六届全国民族社会工作学术研讨会并作报告

15-1支部何乃柱老师受邀为广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业务培训班第五期授课

支部何乃柱老师受邀为广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业务培训班第五期授课

15-2支部何乃柱老师受邀为桂林市政府妇儿工委主办的2024年实施“两纲”“两规划”业务培训班授课

支部何乃柱老师受邀为桂林市政府妇儿工委主办的2024年实施“两纲”“两规划”业务培训班授课

16.与广西儒学学会就学会发展与合作进行讨论交流

与广西儒学学会就学会发展与合作进行讨论交流

15-1支部何乃柱老师受邀为广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业务培训班第五期授课

支部何乃柱老师受邀为广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业务培训班第五期授课

探索数字化赋能,开辟校地企合作新径。支部紧扣新时代社会工作发展要求,深刻把握数智赋能背景下社会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契合点及着力点,聚焦实践型人才培养、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学科建设等内容,进一步推进政企资源整合、校地协同育人的产教融合新机制的构建。2025年3月党支部在学院党委的带领下,与桂林市委社会工作部携手前往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围绕数字化社会治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应用等多个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就共同参与数字化治理项目达成初步合作共识。后续支部将进一步促进学术资源与企业技术、地方需求紧密结合,真正解决地方实际问题,提高民生服务质量,为地方社会发展贡献智慧。

支部在学院党委带领下与桂林市委社会工作部携手前往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支部在学院党委带领下与桂林市委社会工作部携手前往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四、聚焦社会发展,深耕实践育人,书写社会服务争先章

党支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抓好实践育人重要载体,引导学生自觉履行服务国家的历史使命,自觉关注社会热点、服务基层建设,形成日常志愿服务、寒暑假社会实践、课题调研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格局。

深耕基层治理与公共服务,指导开展多维实地调研。党支部带领师生积极投身公益志愿和社会服务,开设公益志愿服务课程6门,入选自治区级“第二课堂成绩单”精品课程1门,6名教师党员牵头开办4家社会工作机构,2024年以来机构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6个,项目金额合计约30万元。近年来服务受益约4500人,受益社会组织超过300家,打造了希望羽翼、夕阳再晨“爱·回家”等志愿服务品牌。自开展“强国行”专项行动计划以来,支部书记以及支部党员积极指导本研学生赴广西柳州市、东兴市、靖西市、崇左市、北海市、梧州县和桂林市灌阳县等地,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内容开展深入的走访调研,激发学生服务地方发展、勇担社会责任的使命与担当,扎实推进社会工作实践研究型人才的深度培养与创新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以及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力。

17-4支部党员教师指导学生深入百色市调研  助力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

支部党员教师指导学生深入百色市调研  助力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

17-2支部教师指导学生至柳州市三江县调研聚焦新型农村互助式养老模式的创新实践

支部教师指导学生至柳州市三江县调研聚焦新型农村互助式养老模式的创新实践

立足志愿服务社会需求,搭建实践育人新基地。2025年3月,支部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人才优势,通过“社区党建+志愿服务”的形式,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与桂林市雁山区良丰农场社区合作,在社区成立青年志愿服务基地以及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依托服务基地和服务站,支部进一步指导由学院学生组成的“助残、助老、关爱青少年”三支服务队,为雁山区居民带来更多元化、个性化的志愿服务,构建起校地紧密协作、覆盖广泛、服务精准的志愿服务网络,推动志愿服务活动与专业教育、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助力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社会服务深度融合。

18-1与良丰农场社区成立青年志愿服务基地

与良丰农场社区成立青年志愿服务基地

18-2与良丰农场社区成立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

与良丰农场社区成立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

未来,支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强国行”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党建带头人”和“业务带头人”作用,链接多方主体,融合多方资源,在深耕科学研究、聚焦人才培养、创新社会实践、加强社会服务、赋能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上持续发力,为强国建设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


责任编辑:邓雨庆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强国行“成果展示”】 党建引领绘就同心圆 四个聚焦奏响奋进曲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