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科技赋能,田间筑梦——学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开展校企联建主题活动
11月20日—21日,我校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来到南宁市灌溉试验站、桂林市灌溉试验中心站开展“党建引领,科技赋能,田间筑梦”为主题的“党建+科研”联建系列活动。活动旨在将教育教师团队建设深度融入水利农业生产实践与科研创新,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迈向新高度,为水利科技助力农业发展探索新路径。
11月20日,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来到南宁市灌溉试验站,在科研芭蕉基地,南宁市灌溉试验站副站长黄挺详细讲解了节水灌溉技术在芭蕉种植中的应用,以及芭蕉生长各环节与灌溉的紧密关联,特别强调了水利科技在优化灌溉、提高产量与品质方面的关键作用。团队老师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交流,深刻认识到水利科技对于农业生产实践的重要支撑作用,也为后续教学与科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素材,为水利科技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南宁市灌溉试验站副站长黄挺讲解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随后,团队老师跟随试验员们来到科研水稻田一起收割稻谷。阳光正好,秋风不燥,南宁的十一月天高气爽,稻田在这宜人的气候里泛着金黄的波浪,此处的稻谷恰是水利工程学院“产学研用”相结合模式,与南宁市灌溉试验站联合开展水稻节水灌溉科研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老师们纷纷挽起袖子,拿起镰刀,干劲十足地投入到收割工作中。尽管汗水湿透了衣衫,但大家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自豪。
团队老师”丰收节“收割稻谷
11月21日,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来到桂林市灌溉试验中心站,参观了桂林市灌溉试验中心站的节水教育基地、科研项目实验区、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示范区、灌溉技术试验区、作物灌溉排水综合重点实验室、廉政文化长廊等。随后,中心站站长粟世华给来访的老师们做了《漓江流域农业高效用水模式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推广示范汇报》。最后,成员们与桂林市灌溉试验中心站党支部书记冯广在与三农融合促进灌溉推广应用、“党建+科研”、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和经验进行了交流和分享。
团队成员参观桂林市灌溉试验中心站蔬菜大棚
桂林市灌溉试验站站长粟世华做汇报
桂林市灌溉试验站党支部书记冯广介绍试验站与三农融合促进灌溉推广应用情况
后续团队将继续与企业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合作,在课题研究、科研成果转换、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共同为实现水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双方进行党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