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作缘起:伟大变革成就的艺术转译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牙韩高教授带领师生创作团队,深入北部湾红树林、南宁那考河湿地等标志性治理现场采风。作品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成就转化为音乐语言,通过“浪花涌来作证”“碧波微笑点头”等诗意意象,构建“山水抒情—人民叙事—时代宣言”三重叙事逻辑。2021年7月诞生的《壮乡好消息》,成为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要求的生动艺术实践,开创了思政教育的新范式。
二、创新设计:三重叙事激活思政感染力
(一)意象链的思政图谱构建
作品独创水意象叙事体系,以浪花象征政策起点、碧波体现治理进程、春潮展现发展动能、江河隐喻历史脉络,形成动态政策生命力图谱。例如“春潮奔涌”的层递式表达,生动呈现生态治理成效。同步构建光意象精神升华链,从夕阳承载的传统智慧到灯塔象征的引领力量,通过“灯塔日夜照耀”的时空描写,将党的创新理论升华为永恒精神坐标,深刻诠释"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二)报告体对话范式突破
创新采用“向你报告”的倾诉式表达,构建政策与民众的对话语境。歌词“你走过的海边那片红树林”娓娓道来,使北部湾生态修复成就成为可视化的思政教材;“把壮家的喜悦向你报告”融合民族特色与人民获得感,形成“看见成就—体验幸福—感悟真理—坚定信念”的情感闭环。这种口语化诗学设计,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论融入"越来越好"的生活温度。
(三)跨文化音乐融合实践
作品突破主旋律歌曲传统框架,创新融合壮族“嘹嘹歌”三声部复调、印尼民歌《星星索》摇摆节奏与现代交响乐织体。主旋律中“尼呀嘞嘞”原生唱法彰显壮乡文化基因,副歌的东盟音乐元素呼应广西向海经济战略,交响乐烘托则强化时代气势,形成既具民族特色又具国际视野的音乐话语体系。
三、育人实践:师生共创赋能价值引领
(一)跨学科育人矩阵
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等9个学院500余名师生组成创演团队,建立“艺术创作+思政研习”双轨机制。每周开展“民歌红色基因解码”“那考河治理案例研讨”等专题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教授壮族音乐技艺,组织生态治理实地调研形成3篇研究报告。在排演民族团结主题段落时,学生通过多民族唱法融合,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认知。
(二)实证育人成效
校党委宣传部调研显示,作品覆盖全校83%二级院系。82%参与者表示通过艺术实践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89%参演学生掌握"艺术化讲述中国故事"的核心能力。典型案例显示,演唱红树林段落的学生的理论认同度较未参与者提升40%,在思政课讨论中能精准阐释"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的现实意义。作品入选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库,视频点播量突破1.2万次。
四、社会辐射:从校园舞台到文化名片
作品构建多层次传播体系。校内通过校庆晚会等12场演出触达师生,单场直播观看量最高达8000人次;省级层面入选区直机关专辑《擎旗手》并获评“优秀歌曲”,成为广西区直机关庆祝建党百年活动的文化标识;通过广西卫视五一特别节目播出覆盖全区受众,目前正作为高校唯一音乐作品申报广西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
该作品实现新时代伟大变革案例的艺术化转译,构建“成就感知—情感共鸣—价值内化”思政范式。在入选自治区总工会“中国梦·劳动美”特别节目时,那考河环卫工人观看后感慨:“歌声让我们看见自己劳动的珍贵价值”,印证了作品连接政策与民心的桥梁作用。这种将地域性案例转化为全国性育人资源的模式,为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提供了可复制的"广西经验"。
五、未来规划:打造思政教育新生态
学校投入20万元实施“三精升级计划”。在内容深化方面,联合广西交响乐团精编交响乐版本,强化红树林、那考河成就符号的视听呈现;技术赋能方面开发VR沉浸式场景,通过生态治理前后对比增强历史纵深感。同步推进全域推广路线,2025年9月起在全区30所高校开展“壮乡之声”巡演,配套“好声音里的思政金课”工作坊;2026年4月在南宁邕江畔等地标举办实景音乐会,实现艺术与现实的交响共鸣。
长效育人机制建设聚焦课程开发与实践延伸。开发“音乐里的思政金课”慕课资源包,配套《新时代成就案例教学指南》纳入全区高校选修体系;组建“歌声与田野”研学营,在北部湾红树林设立生态治理观测点,将那考河湿地转化为实景课堂。2026年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周期间,将推出壮语、英语、越南语、印尼语等版本歌曲,通过东盟音乐元素强化文化共鸣,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广西实践。
结语:山水为弦奏响时代强音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壮乡好消息》为媒介,开创“艺术意象承载政策理论—师生共创深化价值认同—社会传播放大育人效能”的思政教育新范式。当壮乡学子在红树林畔唱响“浪花涌来作证”,当东盟青年听见越南语、印尼语版的“越来越好”,这把“用艺术讲政治的密钥”正解锁思政教育的无限可能。这曲源自新时代壮乡大地的深情礼赞,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注脚,更成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的文化强音。
(通讯员:郭玲 韦丹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