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老师是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设计学院教师党支部党员。她温文尔雅,总是慢条斯理地表达她的观点和想法,却不知不觉就感染了别人,她柔弱的外表下有着一颗执着、坚定、坚强的内心。作为新时代教师,她对自身的专业有着很深的思考,并付诸行动,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孜孜以求耕耘着。她工作力求创新,不断拓展专业发展领域,多年来专注于广西芒编、竹编以及中国结艺等方面的教学、创作工作,曾获中国“百花杯”工艺美术作品展、广西“八桂天工”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1项、铜奖3项;参加国家艺术基金“广西芒编工艺传承与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研究;主持完成市厅级科研项目《绳编民宿装饰品的设计应用研究》;发表《广西传统芒编工艺的创新设计策略》等编织相关论文、作品10多篇;编写有关教材也顺利出版,表现出一名高校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宽广的学术视野。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立足于国家、民族发展需要,用心培养学生,浇灌花朵,表现出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和担当,获学校“优秀党员”称号。
一、抓住特色民族文化,成立芒编技艺研习工作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张敏老师谨记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作为湖南籍人,她在广西读书、工作中发现,芒编作为广西是特有的传统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凝结了广西各民族群众的生活美学与造物智慧,但芒编工艺文化传承开始出现断层的现象,年轻一代不仅不会,更没有兴趣涉入该领域。她认为要充分利用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美育师资这一优势,把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入教学中,培养一批批能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教育教师,把民族工艺美术继承并传播开来。于是,她主动和已经开展有关研究的玉林师范学院联系,与当地艺人、芒编工艺大师联系,与他们合作,获得他们的支持。在她的努力和坚持下,2019年12月,广西传统工艺工作站-“芒编技艺研习工作坊”正式在我校成立,工坊以传承弘扬广西芒编、竹编、织锦等非遗工艺为自觉,积极探索非遗美育与教育、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的融合创新路径。作为工作坊的负责人她感受到了重重的担子,她知道芒编、竹编也好,这些传统工艺,当今大学生不熟悉也不喜欢,如何吸引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来,起步非常艰难。张敏老师用心去发现可以培养的苗子,想尽办法把他们吸引到工作坊来。她和学生们常常利用假期及业余时间开展工作,在她引导下,学生被张老师的苦心、用心所感染,纷纷加入团队。由于资金紧张,又特别耗材,张老师常常自掏腰包购买原材料,与学生一起设计款式,一起编织,并想办法把产品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出去。当产品得到顾客认可时,张老师比学生还要高兴。为了加强工作坊建设,张老师积极开拓交流渠道,先后与广西传统工艺工作站-玉林师范学院站、南宁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及传统工艺研究院等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共建共赢,创新非遗美育理念。张敏老师还引进非遗传承大师作为工作坊指导教师,加强工作坊与民间艺人、一线产业技能手联系,让工作坊与社会对接,与市场对接,形成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格局。
成立芒编技艺研习工作坊
南宁师范大学交流芒编技艺
带领学生参观广西传统工艺工作站(玉林师范学院站)
利用暑假带领学生考察工艺公司
二、将民族非遗工艺引入专业建设,探索专创融合
围绕芒编等工艺美术传承,张老师对专业建设有深入思考。她认为,对美术教育师范生培养,不能只局限于画画,还要拓展民族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知识与技能,具备一定的儿童非遗美育素质和能力。张老师提出“浸润式”非遗美育理念,将非遗工艺融入儿童生活、娱乐、学习、实践等环节,让孩子浸润在田园、质朴、生态、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培养兴趣、锻炼动手能力。因此,她将非遗工艺与美育、教玩具设计、校园文创、幼儿园环境创设等内容结合,在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专业开展跨专业项目化实训。
为使非遗工艺成为促进我校大学生谋求生存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源泉。她牵头成立了校级芸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把更多学生吸引进来,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实践。在张敏老师努力下,以芒编为核心非遗美育课程,不仅成为美术类学生喜欢课程,也是学校全校学生关注课程。同时,张老师带领团队积极拓展校外教育资源,推动非遗美育走出去,一方面,搭建企业试点推广平台,与弘吉文化、花果山生态农业等企业合作进行线下推广。将非遗工艺融入生态环保、励志拓展、劳动教育、科普探索,打造了“非遗+”特色美育课程,并将学生社团、选修课、第二课堂等作为打基础、拓视野的根据地,培养了一批心灵手巧的大学生非遗传承能手。一方面,构建非遗美育试点园。与广西幼师实验幼儿园、钦州市钦南区第一幼儿园等合作,打造编织功能室、开展幼儿园环境创设等。工作坊非遗美育活动拓展了多元、丰富的校外资源和平台。在张老师努力下,工坊构建非遗美育“一友三长”传帮带机制,初步建立“校友+园长+学长+部长”非遗美育传承模式。另一方面,张老师还积极拓展媒体宣传渠道。在广西都市频道“超级点子王”录制儿童手工类节目近10期。我校非遗美育的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芸巧大学师生创新创业基地揭牌仪式
芸巧工坊招新
张老师带领毕业学长在钦南区第一幼儿园做环创项目
广西都市频道“超级点子王”节目剪影
三、紧扣教育发展前沿需要,培养民族文化创新创业人才
张老师不断思考专业领域的突破点,她认为人才培养必须契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发展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产业支撑专业,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不只是国家发展战略问题,也是专业发展关键之所在。于是,张老师开始了她的创新创业教育之路。她邀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西工艺美术大师,玉林工艺美术大师以及广西好竹艺编织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创新创业的企业、行业顾问,他们在传授编织工艺同时,推动工作坊编织产品的标准化和制作的流程化,为工作坊批量化生产提供工厂后盾,充分发挥美术设计学院学生优势,设计芒编工艺美术产品,并进行艺术创作。
在张敏老师努力下,师生作品、教学成果曾在中国——东盟国际青年文化创意周、广西都市频道等十多个平台展示,开展非遗美育项目与活动共计50多次,并申请外观专利1项,新型实用专利3项。师生合作的编织作品《百年征程,初心不忘》,获得广西八桂天工金奖,并入选2021年建党100周年广西美术作品展。
邀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湘光成为学校客座教授
张敏,韦英,申诗慧《百年征程,初心不忘》
张敏老师所指导创业团队,4次获得自治区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业创业策划书大赛奖项。特别是,“宝贝爱劳动——儿童劳动课程服务商”项目获2022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职教赛道金奖,该项目面向3-12岁的儿童,以塑造劳动价值观、工匠精神为目标,结合民族工艺和本土工艺,为幼儿园、小学、机构等单位提供劳动教育课程服务,课程内容将劳动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相结合,具有显著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该项目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代表广西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张老师也被评为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称号。瞩目成绩源自于张敏老师多年的孜孜以求和用心工作,她成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领头羊。
获2022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职教赛道金奖合影
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张敏老师所属支部是全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她本人也是支部委员会成员,她知道自身的责任,时刻谨记样板支部“七个有力”的创建要求,并从自身做起,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她不仅亲身在创新创业工作中深入耕耘,也影响和带动大批老师加入到该项工作来。她多次在学院创新创业工作专题会议上无私分享心得体会;她和其他支委成员一起发起“党员先锋、创业有功”主题党日活动,发动党员积极参与到工作中来,共同推动创新创业工作开展;她耐心指导青年教师如何开展创业项目建设,青年教师在她的帮助下获得成长。在教师党支部组织领导及张老师榜样示范下,美术设计学院在2022年创新创业大赛中,学院师生几乎全员参与创新创业工作,700多名学生参与了创新创业大赛,全体党员担任了创业导师,共有创新创业项目265项。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和自信心;创新创业工作成为学院专业建设、课程思政的新平台。学院获自治区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5项,取得了创新创业工作的巨大突破,大大超越了之前的成绩。
面对成绩,张老师依然平静。面对工作,她又有了新的思考——要把民族文化传承与专业、课程建设进一步融合,同时进一步落实产业与专业的对接。只有这样,文化才能真正得以传承,专业才能得到真正发展,才能培养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有用人才。“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有了张敏这样的党员教师不懈努力与追求,在杏园默默耕耘,才有明日桃李芬芳,我们党的教育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她不愧于时代,无悔于年华,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李静: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设计学院教授
杨松: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设计学院教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