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东盟山地农业与绿色植保国际会议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1-10-08 17:26:39

9月29日,由我校主办的“山地农业与绿色植保国际会议”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地址举行,会议主题为“山地农业 绿色植保 高质量发展”。会议分为开幕式、大会报告、闭幕式三个阶段,副校长周少奇主持开幕式,校长宋宝安院士线上出席闭幕式并作会议总结。

开幕式上,越南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阮英俊、斯里兰卡斯中友好协会主席英德拉南德·阿贝塞克拉,乌克兰西部国立大学副校长奥克萨娜·德亚特纽克,乌克兰文尼察国立科技大学校长比利琴科•维克多•维克托罗维奇,贵州省科技厅副厅长、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松,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魏启文,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战勇,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易勇分别通过线上线下出席会议并致辞。

杨松致辞。他表示,“作物健康、免疫诱导、全程植保”是国际作物植保的共识,有鉴于此,贵州大学秉持整合国际先进农业资源,同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地方特色高效农业的特点以及学校植物保护一流学科优势,组织了此次会议。相信今天的会议定将是推动贵州大学植物保护学科建设的一次盛会,也更将是加强贵州与东盟国家农业合作的重要契机。

魏启文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效引领农技推广体系履职服务,助力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脱贫攻坚任务如期收关发挥了重要作用。贵州大学植物保护学科在校长宋宝安院士的带领下,将绿色植保理念和技术推广到斯里兰卡、老挝等国家,促进了东盟国家的共同繁荣。相信本次会议必将高质量总结各国山地农业发展进程中植物保护的新做法、新成果、新贡献,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植物保护领域的互学互鉴、合作共赢。

易勇致辞。他指出,近年来贵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快推进绿色植保,推进主要粮食作物和重要经济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贵州山地农业与东盟国家农业具有很多相似性,希望能够通过与东盟国家加强技术合作,进一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绿色可持续发展。

战勇在致辞中指出,202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希望双方以此为契机,以“山地农业与绿色植保国际会议”为平台,加强人才交流、推动教育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不断开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的新局面。本次会议群贤毕至,希望大家为山地农业和绿色植保的发展提出宝贵建议,帮助贵州在农业发展方面更快迈上新台阶。

阮英俊、英德拉南德·阿贝塞克拉、奥克萨娜·德亚特纽克、比利琴科•维克多•维克托罗维奇分别连线致辞。

开幕式后,来自美国、新加坡、斯里兰卡、奥地利、印度等单位以及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等相关专家、学者分别作交流汇报。其中,我校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郝格非、李圣坤、臧连生,农学院副教授李经纬,烟草学院教授陈孝玉龙,以及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博士作汇报。

闭幕式上,宋宝安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作总结讲话。他表示,此次“山地农业与绿色植保”国际会议包含山地特色优势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规律与监测预警、植物保护前沿与大数据等27场学术报告,学术氛围浓厚,内容丰富精彩。他指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举办,既推动了贵州与东盟国家山地农业与绿色植保的发展,也助力了贵州大学植物保护学科的进步。贵州大学作为东盟教育交流周的参与单位,将继续强化植物保护学科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扩大师生互访,加快合作办学,建立国际化大科学平台,协同开展区域性重大难题的攻关,助力学校植物保护学科“双一流”建设进程。

会上,论坛还为获得2021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山地农业与绿色植保”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的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进行颁奖。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我校主办的“山地农业与绿色植保国际会议”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地址举行,主题为“山地农业 绿色植保 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