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职业技术大学“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有一位以精湛技艺立足讲台、以先锋精神引领教学的党员教师。他深耕产品艺术设计领域,既是全国轻工技术能手、广东省技术能手,更是将高超技能融入教育教学的“双师型”标杆。他就是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广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漆艺专委会副主任陈宜国,用“技”与“心”诠释着新时代党员教师的技术担当。

陈宜国讲课
技高一筹:从赛场尖兵到行业标杆
陈宜国的“技术能手”底色,在各类顶级赛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职业院校教师,他始终以“练硬功、强技能”为准则,在专业领域不断突破:2024年,他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国赛一等奖,凭借对智能产品外观设计的精准把控和创新表达,得到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专家组的高度评价;2023年,他摘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国赛二等奖,同时获评“全国轻工技术能手”“广东省技术能手”,成为省内设计领域技能人才的典型代表; 2022年,他在“羊城工匠杯”设计竞赛中勇夺金奖,作品将传统髹漆工艺与现代家居设计结合,展现了“传统技艺+现代技术”的融合创新; 国际舞台上,他的作品获IF产品设计奖,实现了学校在国际顶级设计赛事中的突破,让中国职教技能水平得到国际认可。这些奖项背后,是他对技术细节的极致追求。为攻克大漆工艺在智能产品上的应用难题,他曾连续3个月扎根校企合作工坊,反复测试涂料附着力、耐久性等指标,最终形成的技术方案被纳入《绿色、环保树脂涂料(大漆)髹漆工艺在智能产品外观设计应用》课题成果,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标准。
以技育人:让技能之花绽放在教学一线
作为党员教师,陈宜国始终认为“技术不是个人的光环,而是育人的工具”。他将自身精湛技能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赛教融合”“技教一体”的模式,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技能型人才: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他指导学生获国赛二等奖、省赛一等奖等重磅奖项,其中2023年国赛二等奖是当年广东省在该赛项的最好成绩;他创新“技术实训+思政渗透”教学法,在《高铁(复兴号)效果图表现》课程中,带领学生拆解列车外观设计的技术细节,同时融入“大国重器”的思政元素,该案例入选校级“十佳”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 他主编的《产品设计表现技法(手绘·数字化)》成为“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书中大量融入他在技能竞赛中总结的手绘技巧、数字化建模心得,让全国同类院校学生受益。
在指导2023年国赛二等奖团队时,他针对学生“建模精度不足”的问题,独创“毫米级误差训练法”:要求学生用3D扫描对比设计图与实物的偏差,每天进行3组强化训练。“老师总说‘技能差1毫米,作品就差一个档次’,这句话我们记到现在。”学生回忆道。最终,团队作品因“技术细节零失误”打动评委,实现了广东在该赛项的历史性突破。

职工组获奖照片
技传薪火:以党员先锋作用带动团队共进
“一个人的技能再强,不如一群人强。”作为教研室主任和支部党员,陈宜国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牵头组建“艺术设计教学创新团队”,培养青年教师12人,其中3人获“广东省技术能手”称号,团队获评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这种“传帮带”的精神,让“工匠精神”在教师队伍中薪火相传。 他主持的智慧家居产品设计创新实践基地项目,联合企业建成包含3D打印、智能检测等模块的实训平台,年培训学生超500人次,成为学校“双高建设”的技能培养标杆;在支部“党建+技能”主题活动中,他带领党员教师开发“广式硬木家具髹漆工艺规范”团体标准,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标准结合,既保护了非遗文化,又为行业提供了技术规范。
青年教师小李记得,刚入职时因不熟悉竞赛指导方法屡屡碰壁,陈宜国主动分享自己的“竞赛指导手册”,里面详细记录了近十年各大赛事的评分标准、技术难点及应对策略。“他常说‘党员就要带头把技术传下去’,现在这本手册已经成了我们团队的‘传家宝’。”
从赛场夺冠到讲台育人,从技术攻坚到团队传帮带,陈宜国用“技术能手”的硬核实力和党员教师的赤诚初心,在职业教育的赛道上不断突破。在“艺心向党”的道路上,这位“技术型”党员先锋正以更高标准打磨技艺、培育人才,让工匠精神与党员本色在职教一线交相辉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