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华立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工党支部:党建引领聚合力,深耕育人结硕果
一、组织概况:年轻队伍显活力,堡垒作用强根基
广州华立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工党支部现有党员26名,其中高级职称2人,95%的党员拥有硕士以上学位,队伍年轻且高学历。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支部始终以内涵建设为核心,发挥堡垒作用,凝聚力与战斗力强,是学院发展“主心骨”。支部连续三年获评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23年入选第四批广东省新时代高校党建“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并于2025年6月顺利完成验收,2024年7月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广东行”专项行动建设单位,荣誉的背后,是支部党建工作的扎实成效。
二、特色做法:“四三二一”创模式,党建业务深融合
支部创新构建“四三二一”工作模式,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育人实效,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
四个注重强基础:以理论武装坚定信念,全年开展18次理论学习,党员参与率100%;以作用发挥践行使命,推动党员在教学科研中冲锋在前;以党建引领建机制,建立“支委联系教研室”制度;以党员发展优结构,近一年发展青年教师党员3名,优化基层组织建设。

2025年4月17日,外国语学院教工党支部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活动

2025年4月29日,支部组织学生开展“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活动

2025年6月12日 支部开展警示教育学习活动

2025年7月6日 支部开展磨课专题研讨会

2025年7月12日 支部开展省级样板党支部实践研学活动
三个引领促发展:将党建与师德师风建设结合,开展“师德先锋岗”评选;与教学科研融合,2024年推动3项省级课题与党建目标挂钩,实现“党建出题、业务破题”;与学生创新创业衔接,组织党员教师指导学生项目5项。
两项帮扶暖人心:实施新老教师“传帮带”计划,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平均提升40%;开展“我为学生办实事”活动,全年解决学生论文指导等问题20余件,架起服务师生“连心桥”。
一个领航明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将学生竞赛获奖、就业质量等作为党建成效的重要指标,党员教师指导学生竞赛获奖率较往年提升30%,彰显育人初心。
三、典型事迹:先锋示范作表率,服务师生见真章
在“传帮带”机制助推下,潘永萍主讲的《第二外语(日语)》先后获评校级、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并斩获2024年“外研社杯”全国高校日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专业组全国三等奖,实现校、省、国三级奖项全覆盖。
服务学生方面,麻磊指导学生获2024年第九届“复旦社杯”全国大学生学术英语词汇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张慧丹、穆建、巫安琪分别指导学生在202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C类三等奖、二等奖,彰显“党建引领育人”实效。
四、工作成效:表彰之后再发力,持续提升结硕果
获得表彰后,支部工作再上新台阶。党建方面,2025年再获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4名党员获评“优秀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凸显。
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支部党员主持或参与省级课题8项、校级课题5项,张慧丹主持2项省教育厅项目,陈秀春完成省级质量工程验收;全年发表论文10余篇,潘永萍英文论文入选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论坛;3门课程立项校级智慧课程,2个团队获校级认定。

支部所取得的系列教学成果

支部所取得的系列党建论文成果

支部党员担任的3门课程立项为校级智慧课程
竞赛捷报频传:潘永萍获省第七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为学校首位获此殊荣者;彭涛获校内赛事二等奖。支部指导学生累计获全国奖项8项、省级12项,育人成效显著。
广州华立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工党支部以实干创新前行,向“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目标迈进,为我校基层党建贡献“样板”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