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传承“三线建设”精神  创新党支部活动形式

发布时间:2025-05-28 12:57:11

12月23日上午,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教师第一党支部、盘江镇新街社区新街党支部、际华制鞋工业有限公司机关支部在金海校区学术报告厅召开座谈交流会。盘江镇新街社区新街党支部书记胡江华、际华制鞋工业有限公司机关支部党员代表、公共基础部教师第一党支部党员同志和思政教师参加会议。此次座谈会邀请了“三线人”蓬占忠、韦君堂、陈福林同志为大家讲述“三线建设”时期的故事。

图片1

座谈会现场

三线建设时期,根据当时国防战备的需要,解放军总后勤部分别在河北、山西、湖北、四川和贵州五省,部署建设了五大军需生产片区(基地),以确保我国西北、华北、中南和西南地区驻军的后勤保障。其中在贵州省贵定县沿山镇、盘江镇和毗邻的龙里县三元镇周围数十平方公里范围内,由总后勤部部署建设了“四厂一院一库”,即3326厂、3535厂、3537厂和3610厂四家三线军需工厂,以及总后勤部2307军需仓库(总后勤部第七仓库)和总后勤部2394职工医院(总后第八职工医院)。

蓬占忠、韦君堂、陈福林三位老前辈就在这里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过去到现在,一代代传承,“三线人”的精神血脉在他们的后代身上延续至今。

在座谈会上三位老前辈结合自身经历回忆往昔,畅叙三线峥嵘岁月。他们抛舍繁华的城市,离别故乡的亲人,来到这里白手起家,他们勠力同心;开山修路、挖沟砌墙,他们任劳任怨;在荒凉偏僻的山沟里建起工厂车间,他们自强不息;为推进三线建设,他们夙兴夜寐,几十年来他们为贵州的发展、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贡献终身。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展现出的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团结协作的互助精神、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让人向往,令人崇敬。

图片2

蓬占忠同志分享故事

图片3

韦君堂同志分享故事

图片4

陈福林同志分享故事

听了三位老前辈的故事后,在场的思政课教师纷纷谈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张菁菁老师:“从扎大营、吃咸菜、打地铺中深受精神、思想的洗礼,感受到你们身上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而我们现在的学生不肯吃苦、不愿奋斗、不肯奉献,如何将三线建设宝贵的精神传承给学生,我们需要发掘好三线遗址中的物件、照片、故事,以文化墙、讲座、研讨会、影像志、舞台剧等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廉政教育、青少年红色研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学生入学第一课、党政学习、思政课教学中,让三线建设精神活起来、用起来。”

陈春宇老师:“听了前辈们的感人故事,我更加理解美好幸福的生活都是奋斗得来的。走得再远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们不仅要自己深刻领悟三线精神,更要用好贵州的特色文化资源,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让文化说话,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三线精神。”

向开远老师:“参加了这次座谈会,让我感受到传承的力量,我们要从三线老人的手中接过一把薪火,让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应该传承发扬三线精神,无私奉献,勇于创新,让这把薪火在我们贵州护理职院燃烧起来,释放属于我们的青春力量!”

路春燕老师:“从老前辈们的事迹中能深刻感受到三线建设过程中的他们身上的艰苦奋斗精神。不忘本来,才能有未来。接下来在打造三线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过程中:首先,可以将前辈们的奋斗岁月进行梳理,形成回忆录,挖掘典型案例,融入思政课程教学。其次,挖掘三线建设时期的标语,通过标语去揭示和反馈当时的建设环境和发展环境。通过历史的、实践的维度让学生感受国家发展与人民生存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在新时代建设中承担历史使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李业明老师:向三位老前辈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是你们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铸就了祖国的繁荣与强大;是你们的坚韧不拔和勇于创新,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和整理三线建设的历史资料,让更多人了解三线建设的历史,感受三线精神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将积极搭建平台,促进三线建设者与后代之间的交流与传承,让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公共基础部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赵元在发言中总结到,此次座谈交流会不仅为思政老师搭建了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也进一步为思政教师如何讲好“三线”故事提供了很好的现实基础。下一步,公共基础部教师第一党支部、盘江镇新街社区新街党支部、际华制鞋工业有限公司机关支部将充分挖掘“四厂一院一库”的丰富资源,让“三线”精神融入教育,将“三线”精神代代相传。新时代,我们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承前辈之精神,创吾辈之未来。要大力弘扬和宣传三线精神,唱好红色文化之歌。要与盘江镇新街社区新街党支部、际华制鞋工业有限公司机关支部共同建好三线文化场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让更多人铭记“三线”历史,永续传承“三线”精神,努力干出一番新事业、干出一片新天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


责任编辑:于时菊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12月23日上午,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教师第一党支部、盘江镇新街社区新街党支部、际华制鞋工业有限公司机关支部召座谈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