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临,在院党委的关心帮助下,总院门急诊党支部勇于冲锋在前,预诊分诊、发热门诊、急诊科、ICU、治未病科(健康管理科)及时调整工作中心,坚持防疫与业务两手抓。
院前急救,除了要处理常态化区域的院前急救,还要面对高风险区里非感染者的院前急救需求,甚至要直面感染者的急救需求,各大医院院前急救任务加重,难度和风险系数在增大。
院本部急诊科是120网络医院,门急诊党支部党员们带头积极响应120指挥中心的指派,在严密防护的前提下,出车到高风险区执行任务。由于防疫制度的要求,还有各种封控后的路况问题,完成任务的时间比正常出车要延长更多,无疑增加了出车压力,但支部同志们不畏艰辛,排除万难,在防止疫情外溢的前提下,圆满完成了指派的任务。
11月13日晚上,急诊科接到120指挥中心的调度任务—去海珠区康乐西约大街处理一确诊阳性并发热的患儿,为减少直接接触,当班医生戴凤翔,立即通过电话,联系了呼120的家属,详细了解患儿状况,在明确患儿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耐心教导患儿家属各种退热方法,同时安抚家属焦躁的心情,最终采取了送药上门的方式处置这次任务。当班医护上报后立即做好防护、出车,几经辗转,最后在康乐小学门口的封控点成功把药物送到患者指定地点,由居委主任再辗转送到患者手中。凌晨1点,患者家属发来感谢短信,虽只字片语,但让我们感到无限欣慰,这也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家属感谢短信,短信内容为“天使,药物已经收到了。非常感谢您和一同来送药物的司机,再次感谢你们。愿医务人员一生平安。”
院前急救是抗疫的最前线,每一趟车都是市民心中的安全站,每一个出车人员都是市民心中的天使,虽然院前人员连续奋战,困难重重,但我们每一位总院门急诊党支部的同志,都愿意为冲锋在前,为广州市的院前急救工作倾尽全力,与全市各部门一起对抗疫情,守护大家的健康安全!
八仙过海,支援战“疫”,共渡难关
11月以来广州疫情变化迅速,汇聚各方力量开启攻坚战。总院门急诊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动身边的青年、团员积极行动。当接到上级组建新冠医疗救治队支援任务后,总院门急诊党支部立即召集医护人员组建抗疫支援突击队。择优选派一线骨干力量,在保证科室工作的前提下,先后派出医生4人次,护士6人次,分批支援广州市核阳转运班调度工作、广州市核阳转运及市八隔离病区及重症监护室开展抗疫工作,为抗疫献出支部力量、三院力量。
8月15日积极分子潘秀梅支援广州市核阳转运班调度工作
10月18日积极分子蔡建彬、党员冼柏虎支援广州市核阳转运专班
11月14日陈俊秀医生、党员陈佳林护士支援市八隔离病房工作
11月17日积极分子陈凯达医生支援市八ICU工作
11月22日梁嘉骏护士支援广州市核阳转运专班
2月2日李敏医生支援市八病区工作
此次支援,总院门急诊党支部共派出8人次出征支援任务。队员们面对高强度的支援任务,坚守岗位,精神饱满,高效完成任务,与各大医院同僚、公安干警、基层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广州市民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马上回院!
无怨无悔支援院内黄码采集工作
作为荔湾区三个24小时开放的黄码采集点之一,随着医院附近的封控、管控区域逐渐增多,我院核酸采集点也迎来了黄码人员核酸采集的高峰。
为了应对黄码人员采集的压力,加快采集速度,防止出现人员聚集,我院核酸采集点除了常规值班外,在全院紧急招募了备班人员。平时同事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但听到招募通知后,仍踊跃报名,参与院内核酸采集点的工作。新党员李辉主任因海珠区封控而以院为家,除了科室管理工作外,也积极报名核酸采集点的夜间备班工作,随时准备支援。
黄码人员通常在晚高峰时增多,有时从核酸采集点入口处一直排到医院门口,影响正常病人看诊。因为各种原因健康码突然变黄,排队的人群心情焦急,在排队时难免出现推搡、吵闹。我们的工作人员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耐心解释、指引,维持队伍秩序,让核酸检测得以高效进行。
“收到”、“马上回院”、“已回”...... 许多同事在听到增援请求后主动放弃了休息时间,积极响应,回到医院投入核酸采集工作,常常会工作到将近零点,为了心中共同的目标,大家都毫无怨言。
抗疫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参与与奉献,而总院门急诊党支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用坚守诠释责任,用爱守护羊城,用奉献彰显急救担当,闻令而动,听令而行,急救先锋与其他战线同仁众志成城,携手抗“疫”。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