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勤工留法精神永存!

2021-04-02 10:00:52 唐家柯

20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列强入侵,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为了找寻救亡图存的道路,1800多名中国留法勤工俭学生,以同样的方式漂洋过海,扬爱国之情,立强国之志,启报国之行,他们之中,出发时年龄最小的12岁,最大的54岁。在那段异常艰难的求索岁月中,200余名学生选择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自己一生的信仰,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今天,我们纪念他们,学习他们,继承他们内心深处的火种,为我们的,也是他们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生死抗争

起初,初到法国的蔡和森并没有在学校上过几天课,他也没有做过一天工,蔡和森把更多的时间都用在自修学习,在到达法国蒙达尔纪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以顽强的毅力,用“霸蛮”的精神,“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著作,先后译出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一批马列著作的重要著作,为中国革命寻找经验、求索真理,付出了惊人的艰苦劳动。蔡和森赴法勤工俭学不是谋生,而是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920年8月13日,蔡和森在给毛泽东的信中,重申蒙达尔纪会议的主旨:建立共产党!没有什么能阻挡中国人民对真理的渴望,中华民族也必将崛起。

革命之路

从勤工俭学踏上革命之路,他们是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共产党人,为了追寻信仰,他们奉献了青春、奉献了热血、甚至奉献了生命。几十年后,推动留法勤工俭学的毛泽东成为新中国的中央政府主席、周恩来成为新中国的总理、邓小平成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回忆起当年留学法国的经历,邓小平是这样说的:“很苦,很累,但我会长大的。”在艰苦的岁月成长,是磨练邓小平意志的宣言。长大,中国共产党也必将长大,不服输,有骨气,敢于挑战。充满自信的朝气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身上展现得淋漓精致,那句话说得没错:胜利者是有着胜利心态的人。

报国追梦

留法勤工俭学生中,除了一部分走上了革命道路,还有很多人投身科学,致力科学强国之梦。这其中,先后出现了一批中国科学界的院士及泰斗级专家。钱三强,师从居里夫人,回国后参与“两弹一星”研发;朱洗,留学法国十一年,回国后为中国生物培育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王力,1927年赴法国留学,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逾半个多世纪,他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出版专著四十余种。新中国成立后的文理学科,很大一部分都是由这一批留法前辈。那一张张青涩的面孔,映射着一颗颗赤子之心。他们,在科学与艺术的殿堂绽放光芒,成为引领中国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特殊的人生经历,给先辈和今天之中国带来的影响深远,谁又能想到,那一批平均年龄20出头的青年,在几十年后会成为新中国的总理,共和国元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核物理科学家,文学家、美术家、音乐家……学党史,记初心。伟大征程需要伟大革命,伟大革命需要伟大人民,向着跟遥远的未来前进!

责任编辑:周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1800多名中国留法勤工俭学生。初到法国的蔡和森并没有在学校上过几天课。为中国革命寻找经验、求索真理。中国共产党也必将长大。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