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近年来,各高校研究生录取人数逐年增加,研究生群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这给高校研究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河北工程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紧密依托邯郸红色文化、学校特色大工程文化、学院网络文化,打造“特色党建文化+”工程,将特色党建文化与研究生教育深度融合,打通从“党支部到团支部”,从“辅导员到导师”的工作壁垒,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体系。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政治引领,打造“特色党建文化+思想政治”工程
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学生培育全过程,强化党员意识,提升党员作风,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将思政教育与党建文化紧密结合,注重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坚持德育铸魂,主要方法有:
一是内容求“实”。结合研究生学习、思想实际,充分挖掘、年初列出年度学习计划和学习重点,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研究生党支部联合教师党支部和本科生党支部开展了一系列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宣讲活动。二是形式求“活”。固定每周二下午开展“党史学习讲堂”、“精讲五分钟”等学习活动,党支部负责备课、团支部负责评课,建立良性考核机制。组织全体研究生参加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遴选15名研究生党员参加学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跟进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三是载体求“新”。依托信息技术专业优势,搭建特色党建新媒体矩阵,利用“微信电”学院微信公众号等开展“微论坛”、“微党课”、“百人百讲”等党员教育培训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
(二)强化目标导向,打造“特色党建文化+学术提升”工程
始终把学术提升作为关键抓手,将党建文化与学科科研紧密结合,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鼓励支持党员依托学院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党建带科研,以科研促党建,在党建和科研的深度融合中,夯实了学生的学术根基。主要方法有:
一是建立“党员指导教师+学术研究小组”研学机制,组建3个研究生党员学术研究小组,为每个小组选配了3-5名政治过硬、学术水平高的不同学科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发表论文、申报专利等。二是建立“手拉手”结对学习机制,组织1名研究生党员与1名入党积极分子或普通学生结对,在学科竞赛、考级、考证、考博等方面互学互帮互助互促。三是持续开展“学风讲比”活动,协助学院完善300平方米的“学风教育基地”,选派优秀学生作为讲解员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讲解,并将讲解情况作为党员评议和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内容。四是举办“青年学术论坛”和“研究生学术沙龙”,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素养。
(三)强化责任意识,打造“特色党建文化+社会服务”工程
始终把服务社会作为培养家国情怀的着力点,将党建文化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切实围绕服务社会这个主题,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社会中做到学有所用,更培育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主要方法有:
一是深化科技服务。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进步,深入开展科技服务。多名学生参与冬奥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研发核酸检测信息化采集系统并在中国教育新闻网、学习强国、邯郸日报等主流媒体上报道。二是亮化志愿服务。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和主题团日活动,做到主题鲜明,抓住重要时间节点;身份突出,统一着装和标识。三是实化社会实践。引导研究生积极参加“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明确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1个社会实践项目。
三、实践成效
1.通过实施“特色党建文化+思想政治”,培养出了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的标杆队伍。河北工程大学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支部获批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研究生递交入党申请书人数达到100%,每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比率逐年升高;获评河北省委教育工委高校党建工作典型案例评选一等奖1项;研究生党支部荣获邯郸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典型工作案例在河北省《教育信息快报》报道;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2名、国家奖学金20余名,省级三好学生和优秀毕业生31名;
2.通过实施“特色党建文化+学术提升”,培养了一批学术能力突出的骨干人才。研究生在科研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果,近三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量逐年递增,共发表SCI、EI等高水平论文200余篇;参与完成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67项,省级学科竞赛奖项132项;申请并授权专利50余项。多名研究生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创新能力,成功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3.通过实施“特色党建文化+服务社会”,塑造了一群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研究生志愿服务参与率达到100%,累计服务时长超过5000小时。在冬奥志愿服务中,研究生志愿者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赛事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技术支持,获得冬奥组委表彰。科技服务团队研发的核酸检测信息化采集系统,有效提升了疫情防控效率,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认可。社会实践活动覆盖全体研究生,形成调研报告40余篇,其中6篇获省级优秀调研成果奖,多次在中青校园、中国社区发展网、河北经济网、冀网育、邯郸日报、河北共产党员网、中教网、大学生云报、大象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
四、经验启示
高校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需紧跟时代步伐,紧密贴合研究生群体的思想特点与成长需求。河北工程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实践表明,将特色党建文化深度融入研究生教育各环节,是破解当前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难题的有效路径。
一是要强化党建引领的政治自觉,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核心作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二是要构建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党支部、团支部、辅导员、导师等多方联动的育人格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三是要注重教育载体的创新升级,依托专业优势和新媒体技术,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符合青年特点的党建文化品牌,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四是要坚持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引导研究生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中锤炼意志品质,厚植家国情怀。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