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讲故事 | 黄石抗战故事第六十六讲

2021-06-22 16:06:44

1.png

在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中,有一位在黄石地区抗击日寇、为国捐躯的国民政府的将军,他就是国民革命军第94军第185师第546旅少将旅长朱炎晖。

2.png

朱炎晖,又名朱桂林,1901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县城关镇大沙巷。1924年,朱炎晖赴广州从军,在第4军10师30团当兵。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在战斗中屡建战功,被提升为排长、连长。1929年调61师8旅任连长,参加粤桂战争和中原大战,以战功升任营长。1932年,任61师121旅营长时,朱炎晖参加一.二八淞沪会战,在大场、庙行与日寇第九师团植田部展开激战。直至白刃搏斗,三天三夜未合一眼,身负重伤而不下火线,受到蔡廷锴等的嘉奖。在这次战斗中,朱炎晖独创的“大刀砍马蹄”战法,至今在朱炎晖的故乡仍在流传。一.二八淞沪会战,在与日寇骑兵部队战斗时,牺牲了不少士兵。朱炎晖就躺在地上拿若大刀一路滚着去砍马蹄,这一招十分有效.受惊的马纷纷把日寇摔下来,其他的士兵见状,也跟着他一起砍马路....

 1933年,朱炎晖升任61师241团团长。因积极支持十九路军蔡廷锴在福建建立“人民革命政府”,在革命政府失败后遭软禁、抄家。1934年进黄埔军校高教班第三期学习。次年6月毕业,调任武昌陆军整理处上校参谋兼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教官。

3.png

1937年,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此时,已调任94军185师团长的朱炎晖,对日军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义愤填膺.他立即请缨上阵,誓死保卫祖国。

1938年,朱炎晖升546旅少将旅长。在武汉会战中,朱炎晖部奉命驻守黄石的金牛地区,担任阻击日寇的作战任务。在金牛地区,朱炎晖指挥部队与日寇展开了拉锯式的争夺战和肉搏战。战斗中,朱炎晖虽然身染疾病,但他仍然命令士兵用担架把他抬到前线指挥作战。后因敌我兵力装备过于悬殊,部队被日寇包围;1938年11月3日,在突围战中,朱炎晖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38朱炎晖牺牲后,被追授陆军中将。


责任编辑:谢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黄石抗战故事我来讲 | 第六十六讲《显身手大刀砍马蹄,好战法有效杀敌寇》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