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国两会,支部党员热议“民法典”
编纂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民法典是中国人民几代人的共同夙愿,党和国家曾多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取得实际成果。经过不断的努力,我们终于制定了属于自己的民法,法学院以学习、研究法律为根本,支部结合学院专业特色,组织法学专业党员热议民法。
张璐:编纂法典是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法治建设工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象征和标志。编纂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不仅能够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促进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也能为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法律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必然反映着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十分注重回应新发展带来的新法律课题。为适应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草案确定了绿色原则,强调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要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草案中还有针对性地回应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新问题,对电子合同的订立、履行进行了相应规定,对有关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带来的新法律问题作出回应等;对于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民法典编纂工作,对与疫情相关的民事法律制度也进行了梳理研究。中国的民法典,要解决的是中国的实际问题。可以说,此次的民法典草案是中国特色的立法表达,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卫瑞:民法是“公民权利的宣言书”,是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最多的法律,民法的健全与否,关系着公民的基本生活秩序。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人民的法治需求和要求都不断增长和提高,民法典的出台正是国家立法对此的响应。民法典的编纂是我国民事立法的科学化和体系化的发展标志,其使得原有的复杂、零散的民事立法以及司法解释都归于统一法典,民法体系整顿一新,更加和谐统一。同时,民法典又在原有法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完善,例如:将人格权法单独成编、新设居住权制度、完善网络订立合同的规定等,这些修改反映社情民意,民法典也将在更加有利于公民权利的保障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淡雅珊:民法典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立法表达。法典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充分体现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典草案由民法总则与各分编草案“合体”而来,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作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典草案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对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70年到期、高空抛物坠物、性骚扰、手机APP收集个人信息等社会热点和百姓关切,草案均进行了直接回应。此次民法典的出台,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提升人民幸福感!
石琴琴:这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它树起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又一里程碑,充分凝聚人民智慧、力争形成最大共识,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表达宪法精神和对民事主体赋予的权利,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特点。它不仅充分彰显了我国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立法技术水平以及我国进行法治建设的决心和进步,也体现了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正如孟德斯鸠所言:“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民法典的编纂与时俱进,真正为了解决问题、化解纠纷以人为本,它的这种务实性、时代性和人民性,真正使民法典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成为人民的“权利宣言书”。
陈文静:民法典因其开放性、前瞻性,为未来法律制度的完善,预留更广阔的空间。民法典的编纂和出台,是中国法治健全完善的重要标志,推动我国依法保护民事权利进入民法制度的新时代。民法典草案全面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理念,处处彰显了法随时变、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成果。作为新时代青年 学法而用法,尊法而守法,尤其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法典,更值得我们所有青年去学习、提升自己,为法治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