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四个一”工程——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有感

2020-06-18 21:39:09 崔文莉

       “四个一”工程(即读一本红色书籍、看一部红色电影、参观一次红色文化基地、撰写一篇党员承诺书)是法学院学生党支部结合学院专业特点,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上来而特此开展的“继承红色基因,重温红色记忆”特色活动。

阅读者:崔文莉,湖北民族大学法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共预备党员。

阅读书籍:《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现代作家丁玲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48年9月。所描写的是1946年华北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初期的情况,通过暖水屯一个普通村庄的土改运动,从发动到取得初步胜利的描写,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揭示出各个不同阶级不同的精神面状态,并且展现了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踏上的光明大道。全书58节,每节都描写一个中心情节或中心人物,作者吸收了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有头有尾、情节集中等长处,又与自己擅长的心理分析、环境描写相结合,使得全书波澜起伏,舒徐有致。

红色书籍——《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接触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本书是偶然在一次练习题的选项中,当时看到书名时就很好奇,念着书名时有一股光明扑面而来的画面感。好奇心促使我打开了这本书,叩开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土地改革中农村人民鲜活的生活大门,打开了被我忽略已久的历史大门。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本书是作者丁玲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决心到人民群众的火热斗争生活中去自觉地向工农兵学习而作的。1946年夏天,中共中央《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传达下来时,丁玲立刻请求参加晋察冀中央局组织的土改工作队,去桑干河两岸的怀来、涿鹿一带进行土改。在温泉屯,她走家串户,访贫问苦,与广大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兴致勃勃地和农民交融在一起,“那些老年人,那些最苦的妇女们,那些积极分子,那些在斗争中走到最前边最勇敢的人们”带给她兴奋和幸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推翻封建土地制度而进行的斗争,由此发生的中国农村的历史变革,给作家以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使她和农民在思想感情上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她在农村火热的斗争生活中既转变了思想,又吸取了创作的源泉,获得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

 

图片2.png


      作家丁玲就是在这样的生活、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于1946年11月初在阜平一个小村庄开始了长篇的创作。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又发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这是较《“五四“指示》更为彻底的土地改革纲领。丁玲在创作过程中,又学习了《土地法大纲》,继续阅读一些土地改革的文件、材料,对于前阶段土地改革实践中的问题,得以从更高的理论政策水平上进行再认识。为了丰富小说内容,1947年春、冬,她又去土改尚在进行的冀中农村体验生活,修改写作计划,最后于1948年6月在河北正定联大完稿,同年9月由东北光华书店初版发行。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所描写的是1946年华北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初期的情况,通过暖水屯一个普通村庄的土改运动,从发动到取得初步胜利的描写,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揭示出各个不同阶级不同的精神面状态,并且展现了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踏上的光明大道。全书58节,每节都描写一个中心情节或中心人物,作者吸收了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有头有尾、情节集中等长处,又与自己擅长的心理分析、环境描写相结合,使得全书波澜起伏,舒徐有致。整篇读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张裕民,他是暖水屯的第一个党员和党支部书记,是农民群众的领导人物。在小说的“第一个党员”一章中,集中描写了张裕民的生活经历和觉醒过程,突出了他的抗争精神和刚毅、顽强的性格,但也未讳言他曾沾染过喝酒、赌钱的坏习气。阶级的苦难是他通向革命的天然联系,和八路军一接触就被他们的“打日本、反汉奸、打富济贫”所吸引,觉得八路军“讲平等,讲义气,够朋友”而与之推心置腹,终于成为暖水屯第一名党员,成了农民群众的领头人。但对党的认识,仍停留在“共产党是穷人党”的水平上。对于这次土改运动,他和其他村干部一样,怀着极大的热忱期待着,主动地迎接它,但比其他人更清醒更有远见。他懂得党的政策及其精神实质,充分估计到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并积极地以阶级觉悟和政治目的教育党员和群众。作品描写张裕民在工作组来后一段时间的所思所虑,他的期冀和苦恼,说明它能够总揽全局,从工作整体上观察和研究问题。他选定了斗争目标,摸准了群众的思想动态,看清了一些干部们的“藤藤绊绊”,严密地注视着周围情况的发展。他希望群众和干部能团结一致,胜利开展土地改革斗争,但一些群众和干部逡巡不前、工作矛盾多端、问题层出不穷,这又不是他这样的党员干部所能够解决的,他为此而焦急苦恼。总的看来,他的认识是清楚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也不能否认,在章品来到之前,在地主和农民两大敌对势力的矛盾斗争处于相持阶段时,张裕民表现得审慎有余而锐气不足,逐渐摆脱了旧思想的羁绊,终于成为一名勇敢而机智,诚实而能干,稳重而痛快的第一个村领导人。

        从作者丁玲身上我学会了深入实践并紧跟时代的步伐进行发言与创作,只有深入的进行实践,才能深刻意识到本质,不随波逐流,在时代的浪潮中认清自己并发挥自己的价值。从书中张裕民这一暖水屯的党员和党支部书记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党员的勇敢,历经酸楚仍能坚持自我,成长为了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我获益良多,让我的人生有了一段惊奇的小奇遇,也让自己意识到了认清自我,奉献他人的重要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阮劲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湖北民族大学法学院学生党支部结合学院特色开展“继承红色基因,重温红色记忆”特色活动。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