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题(六)丨关于两会教育话题的感想

2021-03-11 21:49:45

两会感想

       

武建鑫:本周,我国2021年的军费预算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得到公布,2021年全国财政安排国防支出预算13795.44亿元,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增长6.8%。国防预算的增长,适应了国家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适应了我国强国兴军、建设新时代强大人民军队的必然要求,更是我们国家更好履行大国国际责任的现实要求。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国防之重要犹如阳光和空气,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我们只有不断加强我们的国防建设,才能更好地维护、保护我们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才能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坚强的保障。

杨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保障好群众的住房需求,解决好大城市的住房需求,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的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批人员涌入城镇,社会管理压力增大,长租房市场的确需要得到更好的规范,尤其是受到法律的规范,中国是法治社会,要从租赁合同,税费收缴以及登记制度等方面进行不断的规范。

周莉莉: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再次证明,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推动预防关口前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评估、研判、决策机制,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和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快速检测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综合救治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

韦小飞:今年两会教育问题又一次成为热点,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提出“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这一教育的核心引发社会热议。除此之外,关于“家校携手共育”、“加强学生体育教育”、“教育评价改革”等话题也同样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稳步前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发展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必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评价不应该“唯成绩论”,而应从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培养终身学习者、终身运动者、时代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生活优雅者,健全青少年优秀人格,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培养出的一代又一代人应当具备强国国民的优雅素养,彰显礼仪之邦,展示大国风范。

孙国敏: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理应关注“两会"问题,思考“两会”观点,学习“两会”精神。同时,还要在此之中注入我们激昂的热情,把这种精神与我们平时的学习、工作相结合,激励我们为实现祖国的宏伟蓝图而奋斗。在代表们提出的众多问题中,我最有兴趣的就是“教育“问题。在以往的十几年中,我们的这一代人接受的教育,可能就只停留在“应试”教育中,我们所学习的知识并不能很好的运用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所以,我很期待看到我国的教育制度有所改在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只有-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要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在报告中提出的几点关于“教育”的问题,我学习后,有一定的感想:

一是推进教育的改革。对教育的形式力求创新,不要拘泥于“应试”,教学过程不应只是讲课,做题,考试。学校要加强提到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要一味地注重升学率。坚持育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建设西部的教育设施,解决社会特殊人群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农民的子女和边远地方的同学。作为社会-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子女_上学问题一直是代表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然而农民工子女上学依然受到歧视,同时一些在读的农民工子女在学习和生活中也遇到有别于其他孩子的困难,这将会对他们的人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政府应采取措施保护他们上学的权利,全社会对他们予以更多的关心和关爱。

三是继续加强职业教育。近几年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逐渐加强,但也不能盲目创业,应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行业内进行创业,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夏万婧:2021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又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今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意义非凡,也鼓舞信心。每个人贡献智慧,就能叠加成国家的进步;每个人迸发力量,就能汇聚为复兴的伟力。老百姓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在全国两会期间,这些期待必然会成为热议焦点。这就要求了政府要积极响应民众关切,在如何落实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解决老百姓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上下功夫。

向丹: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我国是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人口的国家,党和政府也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始终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创业带动就业效应进一步发挥。两会指出,今年预期目标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国家将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进行政策支持,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希望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劳动者提供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稳就业、促就业、保就业,尤其要格外关注弱势群体就业情况。

杨进: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如今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问题更值得我们重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社区养老、托幼、用餐、保洁等多样化服务,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实施更优惠政策,让社区生活更加便利。完善传统服务保障措施,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周全更贴心的服务。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多措并举、高质量地解决好养老问题,不仅关乎老人生活幸福指数和家庭和睦,更有助于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责任编辑:陈雨晴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面对两会的召开,同学有以下想说的话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