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教育教学、科研攻关中的战斗堡垒,在政治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学术传承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而全国样板教师党支部更是经过严格评选的先进典型,其成熟的建设经验、规范的组织模式、鲜明的育人特色,为高校学生党支部提供了宝贵范例。以高校教师全国样板党支部为引领,推动其与学生党支部建立联动机制,既能将样板支部的先进经验下沉传递,帮助学生党支部提升建设水平,又能通过师生支部协同,实现思想引领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形成育人合力,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组织基础。
河北农业大学理学院依托化学系教师党支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成果和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工作,积极探索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引领学生党支部建设路径。结合样板支部“优体系、活平台、强功能、促发展”的创建思路,深度融合学生党员“四三三”教育培养模式和“七维共建”学风培育体系,通过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双向赋能,构建“党建引领、教学相长、实践共育”的育人新格局,在强化学生党支部建设、提升学生党员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形成特色鲜明的实践成果。
构建“组织联动、资源联动、机制联动”的三级联建体系,为联合育人筑牢基础。
1.组织联动强根基
建立“支部书记牵头、支部委员结对、师生党员对接”机制。教师党支部书记与学生党支部书记共同规划党支部建设方向;教师支部委员与学生支部委员结对落实具体工作;教师党员分别对接新党员、学生党员、积极分子三类群体,形成“1名教师党员+N名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的帮扶梯队。每学期制定涵盖理论学习、学业指导、实践活动的共建清单,不断提升学生党支部规范化水平和主题党日活动质量。
2.资源联动促共享
教师党支部开放党员活动室、“青葵”学术沙龙、课程思政案例库,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阵地;学生党支部依托“明理自习室”“理响报告厅”,与教师党员联合举办“焦点时刻”“蓝晒印象”等主题活动,邀请教师党员参与“教授下午茶”等活动;师生党员联合运营“凯米斯垂的奇妙小屋”公众号,学生党员参与撰写“丙哥谈化”“实验安全”等专栏文章,形成师生党支部“空间共用、平台共建”的资源共享平台。
3.机制联动保长效
汇编《党支部工作指南》,规范支部工作流程实现工作安排清晰、记录完整、备案可查。构建“计划—实施—评价—优化”闭环机制,推行“联建日志”,动态记录活动开展情况,将联建工作纳入党支部年度考核,把教师党员参与度、学生党员成长数据作为评优评先依据,保障共建工作落地见效。
融合打造“理论共学、学业共研、实践共进、竞赛共促、职业共导”五维育人体系,全方位赋能学生成长。
1.理论共学,筑牢思想根基
创新沉浸式理论课堂、便携式云端课堂、参与式红色课堂、互动式实践课堂“四维课堂”模式。制定联合教育培训计划,通过专题宣讲报告、集中学习研讨、主题学习教育、集中收听收看重要会议直播、专题党课等形式,举办师生党支部联合培训班。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权威网络平台资源打造“云端课堂”。师生党支部共同参观红色基地,开展“学党史、讲故事、增自信”“红色经典诵读会”、党史知识竞赛、学习强国挑战答题竞赛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
2.学业共研,聚焦学科痛点
建立全员、全程导师制,并落实教师担任班主任制度,搭建全员育人平台。选派党员教师担任班主任,深入学生宿舍、课堂,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定期举办主题班会,在考研引航、学业辅导、“双创”指导、心理疏导方面持续发力。针对学困生学业难点,打造“靶向攻坚”平台,构建“1+N”帮扶模式。由教师党员联合学生党员骨干组建帮扶团队,精准制定成绩提升任务清单,通过集体自习、实验操作示范、学习打卡等举措,助力学困生突破知识瓶颈。
3.实践共进,深化知行合一
构建学术、科普、志愿服务“三维实践”生态。学术实践方面,联合参与“市场调研大赛”,教师党员指导学生党员围绕自我管理、社会民生等课题开展调研;科普实践方面,打造“沉浸式科学传播”矩阵,面向中小学生,共同设计组织“遇见科学,预见未来”“科普向新力,一起嗨成长”“童趣启航”等科普活动;志愿服务方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打造“红色研学+科学教育+科技助农”的综合实践体系。
4.竞赛共促,培育“创新梯队”
积极推进“一专一赛一平台”专业技能提升方案,构建分阶培养、赛事驱动、生态护航的培育体系。面向低年级学生开设学生社区“竞赛认知启蒙课”,解析学科竞赛与专业技能的关联,通过往届获奖项目复盘,消除“竞赛门槛高”的畏难心理;针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积极推动参与“数学建模大赛”“玩嗨物理竞赛”等专业特色赛事,让学生在竞赛中淬炼专业创新能力;积极承办“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模拟课堂教学技能竞赛”等双创赛事,学生党员参与赛事组织,教师党员担任评委,既展示教学成果,又锤炼学生组织能力与竞技心态。
5.职业共导,破解发展迷茫
聚焦理科学生职业发展痛点,搭建从认知突破到路径规划再到实战赋能的“职路导航”体系。在职业认知方面,教师党员深入挖掘资源,定期邀请行业前辈、优秀校友分享职场案例;在职业规划方面,依托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帮助学生规划职业方向,通过一对一辅导,精准匹配职业方向;在求职就业方面,深入开展沉浸式就业指导课堂,党支部联合组织学生到企业学习实践,帮助学生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和发展战略,针对求职关键环节开展简历优化、模拟面试、招聘资源推荐等专项指导,强化职场竞争底气。
三、实现“三维跃升”发展目标,助推成才实效
通过融合多维特色经验的引领共建实现学生党支部建设、学生党员成长与教师党支部发展的“三维跃升”。
1.坚持特色融合,将“四三三”模式的分层培养、“七维共建”的精准施策、样板支部的平台优势有机整合,使联建工作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载体。
2.聚焦学生需求,从思想引领到职业规划全链条覆盖,从学困生帮扶到学优生培养精准发力,让党建工作真正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
3.强化双向赋能,教师党员在育人中深化初心,学生党员在成长中反哺党建,形成“共生共荣”的良性循环,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人才提供坚强保障。
四、结语
样板引领的核心在于“赋能与激活”。全国样板支部对学生党支部及学生发展的带动,本质是通过经验传递、资源下沉、示范引领,激活基层组织与学生群体的内生动力。
1.标准赋能是前提,将样板支部的规范化建设经验转化为学生党支部的“操作手册”,让学生党支部知道“怎么做”。
2.资源下沉是基础,开放党员活动室、科研平台等资源,为学生党支部与党员提供“能做事”的条件。
3.榜样激活是关键,通过教师党员的“传帮带”与学生党员的“先锋行”,形成“榜样在前、众人跟跑”的氛围,让“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实践证明,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示范效应,不仅能推动学生党支部建设提质增效,更能通过“党员带群众、先进带后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育人实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