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辅导员网络文化工作室——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

2025-10-14 10:13:59 沐牧

一、工作室成立背景

“梧桐树”辅导员网络文化工作室萌芽于2018年,在积极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中国大学生在线、易班网等网络育人平台的共建中初建。2019年正式成立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并以“梧桐树”命名,由学生工作部直接进行管理,由学工部副部长沐牧担任工作室负责人。工作室实施“引凤栖梧”计划,在全校辅导员中调配网络育人骨干精英,吸引学校各部门优秀网络育人力量加入工作室。

e3bb081aee78fcd87928139cb1351440

    2020年工作室入选河北省首批辅导员领航工作室,获批河北省教育厅专项经费18万元,学校配套资金9万元。工作室主动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在场地、设备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已建成演播室、影视制作室、多媒体功能室、综合活动室等场地,占地面积约为400平米。配备专业影视照明器材、无人机、单反相机、摄像机、调音台、专业剪辑设备、收音设备等各位影视制作专业器材,价值20余万元。工作室牵头实施的项目《“三全育人”格局下“网伴儿工程”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批2022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获得1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此后,工作室勇乘时代东风,一路茁长成长,又取得了一系列的网络育人成果。2025年入选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

ScreenShot_2025-10-14_094245_589

二、工作室建设情况

(一)工作室建设目标

工作室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升团队网络育人能力,促进成员个人成长发展为目标,运用全媒体思维,融入农科高校特色,聚焦网络育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前辈领航、朋辈互助、辅导员交流的平台。努力培养一支有能力有梦想的网络育人团队;建设一个有魅力有理想的网络育人阵地;打造一批有活力有回响的网络育人栏目;总结一套有效力有凡响的网络育人模式;形成一系列有价值有影响的网络育人成果。

(二)工作室团队构建

工作室构建“1244”工作团队,实行矩阵式管理。以网络文化工作室为中心,培育指导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两支队伍,现有教师团队成员15人,学生团队成员72人。教师团队由学术科研组、网络运维组、团队管理组、创作策划组构成,针对网络思政工作中制度建设不完善、平台阵地少粘性、队伍能力待提升、供给内容欠精准等四大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探索路径,并在指导学生团队的实践中论证并形成成果。学生团队主要由易班学生工作站、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焦点时刻栏目组、院级新媒体中心组成,通过参与工作室项目实践,引导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管理、提升网络媒介素养、提供竞赛和展示平台、增强就业创业能力。

图片1

(三)工作室运营模式

工作室突出成果导向,各团组采用项目化模式运营,承担具体项目并及时固化成果。

1.学术科研组:研究探索增强高校网络育人实效性的方法路径,开展网络育人工作调研,分析大数据时代学生网络行为画像。推进学校网络育人队伍体制机制建设,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出台提供参考依据。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项目课题。征集整理优秀网络育人案例,编撰《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创作集》《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程》等。

ScreenShot_2025-10-14_095440_443

2.网络运维组:加强“3+5+N”网络平台矩阵建设,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中国大学生在线、易班网等“三驾马车”紧密联动,进行重点建设;运行好学校官方的微博、微信、抖音、B站、广播站等五大媒体平台,作为话题、推文、短视频、动漫、音频等网络文化作品推广和宣传教育的主要窗口,进行分类专项建设;统筹二级学院和学校其他育人部门的N个媒体平台,形成网络协同育人合力。做到“三驾马车”凝聚思想、“五个平台”浸润心灵,“N个媒体”扩大影响。打造师生黏合度高、受众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的网络平台矩阵。

ScreenShot_2025-10-14_095457_227

3.团队管理组:高标准、高规格调整充实团队成员,把好成员入口关,充分宣传,重点挖掘优秀人才。依托高校辅导员队伍能力提升赋能大数据平台,打造层级式网络育人团队培养体系,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层级胜任力要素开展理论学习、工作研讨、展示交流。做好项目申报、分工、跟进、考核等工作。组织团队成员积极申报中大在线优秀指导教师、易班优秀指导教师,以及各级各类网络思政相关个人荣誉称号和成果。

图片2

4.创作策划组:形成“一核六维”网络文化作品创作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助学励志教育、生涯成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六个维度,开展创作策划。通过组织以“两季四节”为主线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四季更迭为时序的,全链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形成一批思政教育品牌活动、产出一批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作品。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不断增强思政教育的仪式感、体验感、吸引力。

ScreenShot_2025-10-14_094144_965

三、工作室建设成效

(一)网络育人体制机制完善

参与制定《新媒体建设管理办法》《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试行)》等制度,强化对校园网络阵地的管理。制定《学院易班建设工作管理办法》《大学生融媒体中心管理办法》《辅导员工作室管理办法》。对网络媒体运营团队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质量进行明确要求并进行认定,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探索网络作品评价体系,优秀网络文化作品主要从思想性、传播性、艺术性、学术性四方面进行评价。优秀网络应用研发科技作品主要从现实需求、用户体验、管理效果、成果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工作室积极推进网络作品评价在各类评优考核、科研成果、业绩考核、职称晋升中发挥作用。

(二)网络育人队伍素质提升

工作室邀请校内外专家、名师进行交流分享,选派成员赴其他高校学习网络育人先进经验、举办辅导员沙龙、网络育人训练营等活动。培训内容涉及网络技术、网络管理、网络创作、网络评论、网络研究等方面,培训每学期不少于16学时,培训考核结合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合格颁发培训证书。注重在实践项目中锻炼培养工作队伍,边干边学,以干促学。通过举办校园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易班建设大赛等网络文化活动,打造网络精品育人栏目,进行项目化管理,锻炼团队的专业化水平,增强网络育人实效。     

封面

(三)网络育人阵地异彩纷呈

现已建成影视录播室、音频制作室、综合活动室等场所400余平米,配备无人机、单反相机、微单相机、影视照明、录音设备等各类影视专业器材,为广大师生开展网络文化作品创作提供了优质的交流和活动空间。工作室明确网络育人品牌成长培育路径,支持品牌做大做强,对网络育人品牌实行年度星级认定,经过认定的网络育人品牌可获得项目经费支持。把握时代特点、关键节点、热点难点,利用微视频、微课堂、微宣讲等形式,打造“焦点时刻”“辅导员开讲了”“心理老师在身边”“红色广播站”“农宝兄妹”“榜样集结号”“农大寻宝记”“这里是农大”等多个符合大学生网络习惯的网络品牌节目,做好校园文化引领的“风向标。

ScreenShot_2025-10-14_105452_052

ScreenShot_2025-10-14_105520_757

ScreenShot_2025-10-14_105828_324

ScreenShot_2025-10-14_105702_150

ScreenShot_2025-10-14_105636_579

ScreenShot_2025-10-14_105748_644

(四)网络文化作品成果丰硕

工作室平均年创作网络文化作品200余部。作品多次被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青年网、时代周刊、河北日报、高校思政网、易班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主流媒体转载报道,在学生群体中拥有较强的传播度和影响力。视频《考研女生走廊上头插灯管学习》播放量2.1亿次,排名当日微博热搜榜单第一。视频《高校操场铺防雨布方便学生晒被子》播放量5378万+,排名当日微博热搜榜单18位。视频《毕业生把证书当废品,老师蹲书堆找到》播放量1700万+。视频《农大学子袁隆平题词前献花》播放量927万+。视频《毕业生离校前把宿舍打扫干净》播放量484万+,被人民网公众号报道。2022年、2024年获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十佳校网通站、2021年、2020年、2019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大学生在线优秀校网通站。2020年、2021年获全国易班优秀共建高校、全国易班优秀工作站。先后获得河北省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5次。获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获评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在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中获奖数量名列河北省内高校名列前茅。

四、工作室未来规划

(一)实施“引凤栖梧”工程

进一步加强从辅导员队伍、班主任队伍、专任教师队伍选拔优秀网络育人人才加入工作室的力度。孵化建设若干个网络名师工作室,给与场地和资金支持,承担工作室团队培训和项目任务。进一步完善网络育人各项配套制度,研发网络育人评价系统,完善网络育人效果评价体系,通过线上网络作品评价管理工作平台,实现网络作品评价系统网络化,推动网络文化作品等级认定在职称评定、评奖评优、年度考核、业绩奖励中的运用。

ScreenShot_2025-10-14_095523_347

(二)加强网络育人理论研究

发挥大学的理论研究优势,结合工作室各项目实施的宝贵经验,引导工作室成员深入开展网络育人研究工作,探索网络育人基本规律,把握网络育人价值指向,关注网络育人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汇总整理网络育人新成果,以较高的理论水准和研究成果为开展网络育人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组织申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组织编写《高校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创作集》《高校网络育人活动案例集》《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案例集》等。组织参加“一节一推选”活动和各类网络文化作品大赛。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梧桐树网络文化工作室将继续植根网络育人沃土,深耕网络育人平台,践行立德树人初心,勇担铸魂育人使命。

9f9c9dabafd67bb458d87b18591f6305

责任编辑:曹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河北农业大学“梧桐树”辅导员网络文化工作室(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介绍。
    相关阅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