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引领 多方协同 培育数字工匠 服务区域发展

发布时间:2025-05-06 08:27:39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直属党支部是一个具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河北省第三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荣誉称号的优秀集体。近两年,支部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课1门;全国首批数字化终身学习课程1门;教育部思政精品项目1项;支部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比赛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10余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5项。

 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学校IT技术和思政学科优势,聚焦高质量党建,以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数字工匠为目标,以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为落脚点,通过党建联建、教育服务、实践育人等措施,为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党建联建聚合力,点燃红色引擎,建设“数字中国”

 (一)数字技术赋能红色场馆建设

 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发挥组织优势,先后与保定市太行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等10余家红色展馆开展党建联建活动,签署《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借助学校IT技术优势与思政党支部理论优势,建设10个红色数字展馆,形成“开发+宣讲+红色数字展馆”的协同机制,助力红色文化在信息化时代的传承传播。

图片1

                  党支部与太行博物馆达成协议共同推动红色文化数字化转化

 (二)建成省级党建精品课程2门

 支部党员教师薛晗《“两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根深叶茂》获评省高校党校精品课;齐文娟、左霞《如何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获评省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品视频课程。

 二、教育服务优供给,培树党建品牌,塑造“数字工匠”。

 (一)全面推进“三进”工作

 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优化“三线贯通 五疑推进”教学模式、夯实“青马工程”基础,支部教师讲授专题党课6场、参与学校“青马班”理论讲座累计10余场,受众达1000多人次;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以“思政社团”引领“社团思政”,通过青年的话语体系,在青年朋辈群体中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和可及性,推动党的最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培树AI科技行”党建品牌

 依托学校专业特色优势,利用软件与计算机博物馆的功能资源,打造“AI科技行”党建品牌。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计算机领域的科学家故事,鼓励学生讲述“博物馆里的思政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技术报国的职业理想。另一方面,推进学校自建软件与计算机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常态化开放体制,采用“科普教育+跨学科融合+沉浸式体验”的方式,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索精神,有效推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在支部教师的组织下,智爱公益社的同学们带领保定师范附属学校东湖分校的百余名小学生开展科技研学活动。大学生讲解、小学生参观体验各种智能仿真场景,如3D打印、机器狗、语音操控等。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方式,让大学生得到了锻炼,也让小同学们更为直观地领略到了科技的独特魅力,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科技探索的无限热情,形成了美好的“双向奔赴”。自2024年以来,软件与计算机博物馆博物馆与保定市内多所中小学开展共建活动,提供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发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接待教育领域及信创行业专家、在校大学生、中小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约10000余人次,提供讲解服务150多场。

图片4

图片5

 (三)培树“党的声音进万家”党建品牌

 党支部充分发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及党建思政、教书育人的经验和资源优势,与保定市宣讲团、学校周边社区等组织对接,共建思政教育服务阵地,打造“党的声音进万家”党建品牌,将思政教育延伸到基层社区,切实服务地方发展。一年来,党支部教师带领大学生宣讲团深入社区开展党的最新理论宣讲6次、服务社区居民超过1000人次。

图片6

              支部教师彭晓云到保定市竞秀区进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理论宣讲

图片10

              “新·火宣讲团”前往假日丽城·德园社区开展沂蒙精神宣讲活动

 三、 实践育人助发展,擎举价值引领,助推“新质生产”

 (一)开展“数字帮扶”志愿服务活动

 党支部教师带领技术技能型社团走进社区,社团志愿者们充分发挥计算机专业优势,针对社区办公、居民面临的电脑故障、网络中断等突出问题,提供一对一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在网络故障处理方面,志愿者迅速排查并重新连接了网线,恢复了网络功能;在电脑系统维护环节,志愿者为部分电脑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大幅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与运行效率。志愿者们还耐心指导社区居民如何查看电脑硬件配置、判断硬件是否需要升级。学生们用专业知识传递爱心,不仅有效解决了社区居民的实际问题,也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自豪感,为基层社区科技志愿服务的持续深入开展注入新活力。

图片11

志愿者走进三医院社区开展科技志愿服务

 (二)与IT技术企业合作,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

 党支部通过与科大讯飞保定科技有限公司、我校优秀毕业生创业企业进行党建联建,努力搭建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桥梁,为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方向,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创业岗位,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推动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助力区域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

 (三)整合专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党支部教师鼓励学生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深入农村开展调研,运用新媒体技术聚焦当地产业发展,将调研成果做成视频,提升乡村振兴宣传效能,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图片8

                       社会实践服务团队成员深入农户调查

图片9

                       社会实践服务团队成员制作视频

 (四)承担课题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党支部教师张丽彬老师主持完成“揭榜挂帅”课题《高校以新时代保定精神涵育保定好青年探索与实践》1项,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支部书记王林老师主持完成横向课题1项,与软件技术专业的师生共同完成酒店管理系统开发软件,助推“新质生产力”,鼓励学生利用软件技术助力传统行业信息化管理,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水平。

 项目建设一年来,党支部与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理论宣讲、主题党课等活动,覆盖人数达1000人次;聚焦强国建设,提供科普教育活动30余次,覆盖人数达10000人次,打造教育服务品牌2个,完成成果转化落地项目1个。在接下来的两年建设周期内,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协同,全力推动“强国行”专项行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河软智慧。


责任编辑:王林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党建引领 多方协同 培育数字工匠 服务区域发展”党建品牌。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