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悦,湖北荆州人,现就读于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201班,共青团员。2021年3月已经步入大学生活半年的她毅然选择参军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一员,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服役期间,她在军事训练中不怕苦、不喊累,以坚毅的品格和不服输的精神刻苦训练,获得“四有优秀个人”荣誉称号和旅嘉奖一次,在军事体育比武中斩获女子短跑一等奖;在政治工作中她发挥个人特长,连续两年担任旅春晚主持人、旅史馆讲解员、“战神新闻”栏目主持人,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成为旅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得到上级领导认可。自复学以来,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踏实、学习勤奋、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加入校退役学生服务部,主动为同学们宣讲征兵政策、答疑解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已成为一名光荣的入党积极分子。
初入部队时,“蜕变”是痛苦的。
她常说;“不当兵,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三公是什么”。从一名“自由自在”的大学生转变为一名“令行禁止”的合格军人,这个过程是不容易的。新兵连里,她是体能“后进生”,新兵连结束时,她却被评为“新训标兵”。新兵连开始时的体能摸底,三公里她是全排唯一一个不及格的;屈臂悬垂十秒都坚持不到;仰卧起坐居然只能做六个,体能基础薄弱得令新训班长直摇头。
“体能不合格怎么办?练!除了练没有其他办法。”意识到这一点后,她开始主动“加餐”。突然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却导致她脚踝长期肿胀,经医生检查她被定为“双下肢回流不畅”,面临被“退兵”的风险。要强的她在体能训练的同时开始对自己进行康复训练,每天早上起床号响起前她就跑完了三公里慢跑回到宿舍,晚上结束了一天的军事训练她又给自己加了“三个一百”体能小练习,腿部力量练不了就练腰腹练上肢力量,她暗自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被退兵”。
经过三个月的坚持,她的脚不疼了,三公里能良好了,基础体能考核也能达到优秀了,不仅留在了部队并且拿到了“优秀新兵”荣誉称号。

立足岗位时,“成长”是迅速的。
新兵连一结束面临的便是专业技能训练,在班长的教导下她态度端正、认真仔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专业技能,半年内便通过考核拿到“工号”,实现了独立值班。值班工作中反应迅速、认真严谨,圆满接受陆军固定台站执勤规范化标准化检验,所在班级连续两年荣获中部战区“红旗台站”和“嘉奖班”。
不久,她踏实刻苦的训练作风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认可,2022年3月,她被选调到机关单位作训科保密室协助工作,负责保密文件上传下达,岗位的调整对她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在保密工作的前沿阵地,她时刻谨记组织教育,保持高度保密意识,对各类文件资料的收取、留存更是慎之又慎。

特色舞台上,“付出”是幸福的。
军事训练之余,她积极发挥个人特长参与到政治宣传工作中去。连续两年担任旅春晚主持人、旅史馆讲解员、“战神新闻”栏目主持人;传递基层声音,作为连队的新闻宣传骨干多次她撰写的新闻稿多次见稿于中部战区陆军网站和《战神快报》;展示良好形象,她积极参与宣传视频的拍摄,军事频道、抖音账号“铸剑中原”都有她的身影;弘扬优良作风,她参与“强军故事会”,通过与战友们分享值班备勤故事进一步激发备战打仗热情。不仅如此,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她作为一名思政专业的学生,主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成为旅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成员。
部队生活带给她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她回到学校以后立即调整状态,全身心投入到了学习生活中去,学习之余她加入校退役学生服务部,参与国防知识宣讲,主动为同学们宣讲征兵政策、答疑解惑;不仅如此她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入党积极分子。
从军营到湖师,她整装再出发。军营打磨出的“精气神”,与青葱校园继续研磨,戎装虽已卸下,热血犹存,气质仍留,她也将继续砥砺前行,书写挺立的青春,化身一枚小小浪花,投身于建设祖国的浪潮中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