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德树人实践中践行教育家 精神,扛起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责任
细胞生物学党支部于2025年6月12日在理科群3号楼A121进行了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同志主讲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视频课程的研讨会,旨在引导支部成员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细胞生物学领域教育科研工作的强大动能。现将研讨情况与思考汇报如下:
(一)培根铸魂:筑牢信仰根基,坚守立德树人生命线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共十九大代表孙颖指出,高校人才培养,尤其是师范类人才培养,需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学生易受多元思潮影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院教学委员会成员张胜伟强调,“高尚师德与职业操守”是优秀教师核心基石。热爱教育、关爱学生是根本动力,教师要真心热爱教师职业,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心学生全面成长,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要为人师表,在治学态度、言行举止等各方面严于律己,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严谨治学,坚守学术诚信,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学生提供平等发展机会。支部宣传委员刘晓彤提到,怀进鹏部长强调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与社会责任感。在今后教学中,教师应牢记嘱托,立足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之人。新入职教师石磊也指出,教育工作承载为党育人神圣使命,青年教师应时刻谨记立德树人思想,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因材施教,为社会输送现代化建设接班人。
(二)精进不休:锻造精湛本领,攀登教学科研新高峰
在知识快速更新、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提升教学科研能力至关重要。专任教师王瑞菊表示,科研要服务国家战略和发展需求,勇于探索无人区;教学上要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兴起,教育教学方式正发生深刻变革,教师需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支部组织委员商建秀谈到,怀进鹏部长指出高等教育在创新驱动中起引领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创新,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教师要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张胜伟认为,高校教师治学要严谨,在学术研究中坚持真理,不断探索未知,为学科发展贡献力量;专任教师郑术芝认为,高校教师角色复杂,要平衡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心态很重要。对知识、学生和教师职业要常怀敬畏之心,尊重学术争鸣,营造自由探索氛围;育人是长期工程,要有耐心和持之以恒的投入;对教学和研究保持热情,全身心投入;新入职教师谢文召提到,面对 AI 技术革命、人口结构变化等新挑战,教育需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适应时代发展。
(三)抬头看路:心怀“国之大者”,融入教育强国伟业
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每位教师都应将个人发展与教育强国建设紧密相连。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陆岩对怀部长从历史、系统和时代维度阐述建设教育强国印象深刻,强调教师要积极践行 “三全育人”,为学院育人成效贡献力量。韩永峰老师提到,部长强调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建设教育强国是应对世界变局、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抉择。教师要立足两个大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培养忠诚可靠的人才;专任教师张昊表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共产党员,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正能量,做好学生培养工作,为党输送优秀人才。王瑞菊也提到,要坚决扛起教育强国责任,为教育强国建设和河北师大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支部书记刘昕晔指出,教师要敏锐洞察时代大势,精准定位,笃定前行,主动融入发展大局,改革攻坚,开拓新局,不做旁观者,争做实干家,共同为建设师大、发展师大、繁荣师大努力。
总之,通过此次对怀进鹏同志主讲课程的学习与研讨,细胞生物学党支部的全体党员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内涵。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科研能力,积极投身于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