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在推进绿色发展方面进行了很多积极探索,取得了丰富成果和经验。但现实中也出现个别地区守着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去“讨饭”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找到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科学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重点在于解决“过河”需要的“船”和“桥”的问题。
提高市场机制的配置效率
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在生态资源成为稀缺品的背景下,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要充分借助市场机制。
发挥市场机制对生态要素产权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市场是实现利润的空间载体,生态产权市场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空间载体。当前,自然生态要素越来越成为与土地、能源资源同样重要的稀缺生产要素。修复、治理、建设生态环境,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能源,要有长期稳定有效的激励或约束机制。为此,可建立排污权、林权、碳排放权、水权、用能权等生态产权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生态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生态产权的可增值性和可流转性,使生态产权经营收益最大化,以可观的市场利润涵养生态环境,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良性循环。
为自然生态资源寻找“委托品”或“载体”。由于生态环境资源具有整体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等特征,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消费方式又区别于传统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方式,价格机制很难发挥作用。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必须为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找到有效的价值实现机制,建立相应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经济学处理此类问题的一种方式是寻找“委托品”或“载体”,将不容易计量或计价的商品(服务)借助委托品交易出去。在生态产品(服务)市场,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开发相应的“生态委托品”或“生态载体”,实现可计价、可交易。
建立多层次、多梯度的生态产品开发体系。由于传统生态产品提供的大多是初级产品、原材料,产业链条短、产业附加值低,价格波动明显,市场受制于人,抗风险能力差。要推动生态产品实现经济价值,必须对其进行不同梯度的产业开发,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抵消价格波动,分散市场风险。比如,林业除传统的生产功能外,还有林产品加工、旅游文创、森林康养等多重产业开发潜力。在生态产业开发方面,常见的模式有“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最理想的方式是“生态+农业+工业+服务业”这种全产业链开发方式。
利用比较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提高生态产品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各个地区在生态、资源、水文、气象条件等方面有所不同,都有自己的比较生态优势。在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时,各地区应围绕自己的比较生态优势做文章,将比较生态优势与其他优势如资本、技术、人口等结合起来。与此同时,生态产品具有高度的形状相似性、品质相似性、地域相似性,滥竽充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时有发生。实现高品质生态产品溢价,必须加强品牌建设,或以品牌整合优质生态产品。这是因为,品牌是用来识别和记忆产品的基本标志,不同品牌代表产品的不同特性、质量档次、文化背景、情感内涵。
发挥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职能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优化公共服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弥补市场失灵等职能。由于生态环境具有系统整体、区域非均衡、时空不可移、供给多元等特征,在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中,发挥政府作用更显重要。
建立自然生态资源产权制度。现代产权是法律制度和经济体制等赋予的。只有产权清晰、所有者明确,在产权交易市场中产权主体与产权客体之间才可能达到较高契合度。建立健全生态要素产权是市场机制得以在生态资源领域中高效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对各类自然生态资源进行明确确权登记,生态要素产权市场体系和市场结构才算完整健全。如果自然生态产权不清,大量优质自然资源将无法进入市场交易,不能创造经济效益。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建立健全生态资源产权制度是前提条件,也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领域。
当前,我国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交易领域还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规则不健全、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竞争不充分等问题。例如,由于生态产品市场刚刚起步,盈利潜力尚未充分迸发,需要以各种绿色金融政策引导企业向生态环境市场投资;由于生态产品和服务具有高度公共属性、社会属性,需大力发挥政府在购买生态产品和服务中的作用;由于生态建设投资数额庞大、周期较长、风险较大,民间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不高,各级政府应加强对生态建设的投资、建设、管理力度;等等。这些政府职能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形成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制度支撑、治理支撑和政策支撑。
加强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作支撑,绿水青山就可能会变成无法去或无人知的“世外桃源”。只有建设好基础设施,才能合理引导产业、人流去向,推动人气、资本、产业、项目走进来,推动原料、资源、产品、人力走出去,并有效降低物流、信息流成本,提高速度和效率。建设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要坚持显山露水、显乡露村,推动不同地区在交通建设公共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将优美的生态环境呈现出来。
因地制宜,发挥四种资本的协同作用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开发方式、开发重点、开发内容,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程度、方式也不尽相同。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程度与方式要与当地主体功能定位相适应。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需要久久为功,在这个问题上要保持坚定的战略定力。
同时,推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需要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有机结合、科学配比、相互协同。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各种资本的地位不同。当今时代,自然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并不是说,只要有了绿水青山,就自然而然会实现金山银山。在一些绿水青山即自然资本充足的地方,也可能由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匮乏而陷入贫穷。因此,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既要保护好绿水青山、不断扩大自然资本,也必须重视其他三种资本,使四种资本协同发力。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部教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