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升途径研究 —— 护理学院教改项目纪实

发布时间:2025-02-13 21:46:53

近日,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强国行”项目成员王文生教授,针对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开展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提升途径研究”的教改项目,旨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但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专任教师普遍理论强、实践弱项目团队为探索教师教学与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深入分析现状后发现,护理学院教师虽教学能力发展总体乐观,存在培养渠道单一、体制机制不健全、教师内生动力不足以及教育改革激励机制欠缺等问题。

3432de970707becb55299a7fe81dadf

该项目团队通过针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提升策略分层分类培养:根据教师差异,将护理学院教师分为新教师、双师素质教师、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四个层次,因层施培构建协同平台:构建“竞赛-培训-教学”协同平台,整合资源实施“以赛促教”工程,鼓励教师参赛和指导学生参赛,赛后复盘分享建立立体评价体系:构建立体评价体系,包含教师自我审查、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督导评价。采用“三评三复合”方式进行课堂质量等级评定,根据评价结果奖惩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教学行为规范和课堂教学质量评定办法,构建绩效考评体系,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通过物质与精神激励结合,激发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积极性。

项目团队通过一系列教育改革实践,进一步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推动校企合作向更深层面发展。同时,学院还将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与实践,创新教学模式、打造“智慧课堂”,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项目负责人王文生表示,通过实施本项目,可使教师依据自身发展和教学内容,选择分层分类培训、竞赛驱动教学等个性化成长路径。借助协同平台数据分析和立体评价体系评估,教师能明确自身优劣势,针对性调整提升计划。大幅提升了护理学院教师教学实操水平与专业素养,推动了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革新。

目前,随着项目全面开展,部分策略已初见成效,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未来,项目团队将持续优化提升策略,深入推进各项措施的实施,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护理人才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此次教改项目不仅对护理学院意义重大,也为其他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责任编辑:刘纪元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强国行”项目成员王文生教授,针对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开展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提升途径研究”的
    热度
    more +